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第18课《古文二则》原创测试题(含答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8 古文二则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tu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晓雾将歇(xiē) 水中藻、荇交横(zǎo xì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全,都) .(3)晓雾将歇(早晨)(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潜游水中的鱼) ..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7)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8)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9)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 ..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这里指不热衷名利、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C ) A.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高峰入云 月色入户 ..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解析:C.参与,这里指欣赏/一起) 4.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C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山中宰相”之称。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2)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宋代的王安石、曾巩、欧阳修,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3)《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着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7.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文末“闲人”的含义?

“闲人”既指不热衷名利、能从容易流连光景的人,也表现出作者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8.请你参加以“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并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两句以歌咏“月”为主题的古诗文名句,并写出题目、作者。

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2)写出两个与“月”相关的故事。(写出故事名称即可) 示例:嫦娥奔月;萧何月下追韩信。

(3)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的读书交流会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 示例:同学们,月亮,像佛一样有哲理,像婴儿一样可爱,像露珠一样晶莹,像灯一样照亮人间??它因为象征着嫦娥和后羿的故事而亮;它因为象征着团圆而亮;它因为象征着一切纯洁美好的事物而亮!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尽情地交流,共同领略“月”的魅力吧!

02 课内精读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

9.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10.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

全文抓住“美”字来写。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夕日、猿鸟、鱼儿;这些景物在描写上的特点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11.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乱”字描绘出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竞”字表现出清流之鱼争相跳出水面的活跃场景。 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作用: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03 拓展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黄冈①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②。竹工破之,刳③去其节,用代陶瓦④。比屋⑤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⑥通。远吞⑦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⑨之暇,被鹤氅衣B10,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B11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有删节)

【注释】 ①黄冈:今属湖北。②椽(chuán):椽子,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③刳(kū):削剔,挖空。④陶瓦:用泥烧制的瓦。⑤比屋:挨家挨户。比,紧挨,靠近。⑥月波楼:黄州的一座城楼。⑦吞:容纳。⑧丁丁(zhēng):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⑨公退:办完公事,退下休息。⑩鹤氅(chǎng)衣:用鸟羽制的披风。B11胜概:美好的生活状况。胜,美好的。概,状况,此指生活状况。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猿鸟乱鸣 ( 此起彼伏 ) .(2)亦谪居之胜概也 ( 贬谪,降职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3)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

15.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填空。

(1)【甲】文画线的语句描写了清晨猿和鸟的活动,傍晚鱼的活动,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2)【乙】文中画线的语句作者描写了听雨、听雪、弹琴、吟诗、下棋之美。 16.两篇文章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甲】文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乙】文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被贬后)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

附【乙】文参考译文:

黄冈这个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语文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第18课《古文二则》原创测试题(含答在线全文阅读。

[语文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第18课《古文二则》原创测试题(含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8939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