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原子物理学 课后答案 全(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 刘富义

g?1?j(j?1)?(j?s)(j?s?1)?s(s?1)2j(j?1)?2

整理,得:j2?(1?s)j?s?0

当s?12时,上方程有两个根:j11?2,j2??1 当s??12时,上方程有两个根:j13??2,j4??1

由于量子数不能为负数,因此j2,j3,j4无意义,弃之。

?j?j1?12?j?l?112?2

?l?0因此钾原子处于2S1状态。

26.11 氩原子(Z=18)的基态为1S20;钾原子(Z=19)的基态为S1;

2钙原子(Z=20)的基态为1S20;钪原子(Z=21)的基态为D3。问这些原

2子中哪些是抗磁性的?哪些是顺磁性的?为什么?

答:凡是总磁矩等于零的原子或分子都表现为抗磁性;总磁矩不等于零的原子或分子都表现为顺磁性。

而总磁矩为?J?ge2mPJ?gJ(J?1)?B 氩原子的基态为1S0:L?0,S?0,J?0所以有?J?0故氩是抗磁

性的。

同理,钙也是抗磁性的。

钾原子的基态为2S1:L?0,S?1122,J?2,g?2,所以有?J?0,故钾是顺磁性的。

钪原子的基态为2D3:L?2,S?12,J?32,g?45,所以有?J?0,2故钪是顺磁性的。

6.22 若已知钒(4F),锰(6S),铁(5D)的原子束,按照史特恩-盖拉赫实验方法通过及不均匀的磁场时,依次分裂成4,6和9个成分,试确定这些原子的磁矩的最大投影值。括号中给出了原子所处的状态。

解:原子的磁矩?J在磁矩方向的分量为?Z

?Z??Mg?B

其中M=J,J-1,……-J;式中的负号表示当M是正值时,?Z和磁场方向相反,当M是负值时?Z和磁场方向相同。

31

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 刘富义

?J在磁场中有2J+1个取向。?J在磁场中的最大分量:?Z最大?Jg?B

3对于钒(4F):因为2S+1=4,所以:自旋S=3/2

因为是F项,所以角量子数L=3,因为在非均匀磁场中,其原子束分裂为4个成分,则有2J+1=4,所以J=3/2。

根据S、L、J值求得g为:

g?1?J(J?1)?L(L?1)?S(S?1)2J(J?1)?25

?323Z最大?Jg?B?2?5?B?5?B

锰(6S): 因为2S+1=6,所以:自旋S=5/2

因为是S项,所以角量子数L=0,因为在非均匀磁场中,其原子束分裂为6

个成分,则有2J+1=6,所以J=5/2。

因为L=0,所以g=2, ?Z最大?Jg?B?5?B

铁(5D): 因为2S+1=5,所以:自旋S=2

因为是D项,所以角量子数L=2,因为在非均匀磁场中,其原子束分裂为9个成分,则有2J+1=9,所以J=4。

根据S、L、J值求得g为:

g?1?J(J?1)?L(L?1)?S(S?1)2J(J?1)?32

?Z最大?Jg?B?4?2?B?6?B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7.1 有两种原子,在基态时其电子壳层是这样添充的:(1)n=1壳层、n=2壳层和3s次壳层都填满,3p次壳层填了一半。(2)n=1壳层、n=2壳层、n=3壳层及4s、4p、4d次壳层都填满。试问这是哪两种原子?

解:根据每个壳层上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和每个次壳层上能容纳得最多电子数为2(2l?1)。

(1) n=1壳层、n=2壳层填满时的电子数为:2?12?2?22?10 3s次壳层填满时的电子数为:2(2?0?1)?2 3p次壳层填满一半时的电子数为:

12?2(2?1?1)?3 所以此中原子共有15个电子,即Z=15,是P(磷)原子。

(2) 与(1)同理:n=1,2,3三个壳层填满时的电子数为28个 4s、4p、4d次壳层都填满的电子数为18个。

所以此中原子共有46个电子,即Z=46,是Pd(钯)原子。

7.2 原子的3d次壳层按泡利原理一共可以填多少电子?为什么?

32

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 刘富义

答:电子的状态可用四个量子n,l,ml,ms来描写。根据泡利原理,在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在同一状态,即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3d此壳层上的电子,其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都相同。因此,该次壳层上的任意两个电子,它们的轨道磁量子数和自旋磁量子数不能同时相等,至少要有一个不相等。对于一个给定的l,ml可以取

ml?0,?1,?2,....,?l;共有2l?1个值;对每个给定的ml,ms的取值是

12或?12,共2个值;因此,对每一个次壳层l,最多可以容纳(22l?1)个电子。

3d次壳层的l?2,所以3d次壳层上可以容纳10个电子,而不违背泡利原理。

7.3 Na原子的S、P、D项的量子修正值

35,?p?0.86,?R(Z??)2?s?1.D?0.01。把谱项表达成n2形式,其中Z是核电荷数。试计算3S、3P、3D项的?分别为何值?并说明?的物理意义。

解:Na原子的光谱项可以表示为R/n*2。 因此n*?n???nZ??。 由此得:??Z?n/(n??)

?11?3S?3?1.35?9.18故: ?3P?11?3?0.86?9.6 ??11?3D3?0.01?10?的物理意义是:轨道贯穿和原子实极化等效应对价电子的影响,归

结为内层电子对价电子的屏蔽作用。

7.4 原子中能够有下列量子数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多少?

(1)n,l,m;(2)n,l;(3)n。

答:(1)n,l,m相同时,m1s还可以取两个值:ms?2,m??1s2;所以此时最大电子数为2个。

(2)n,l相同时,ml还可以取两2l?1个值,而每一个ms还可取两个值,所以n,l相同的最大电子数为2(2l?1)个。

(3)n相同时,在(2)基础上,l还可取n个值。因此n相同的最大n?1电子数是:N??2(2l?1)?2n2

l?07.5 从实验得到的等电子体系KⅠ、CaⅡ……等的莫塞莱图解,怎样知道从钾Z=19开始不填3d而填4s次壳层,又从钪Z=21开始填

33

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 刘富义

3d而不填4s次壳层?

解:由图7—1所示的莫塞莱图可见,32D和42S相交于Z=20与21之间。当Z=19和20时,42S的谱项值大于32D的值,由于能量同谱项值有E??hcT的关系,可见从钾Z=19起到钙Z=20的42S能级低于32D能级,所以钾和钙从第19个电子开始不是填3d而填4s次壳层。从钪Z=21开始,42S谱项低于32D普项,也就是32D能级低于42S能级,所以,从钪Z=21开始填3d而不填4s次壳层。

7.6 若已知原子阿Ne,Mg,P和Ar的电子壳层结构与“理想”的周期表相符,试写出这些原子组态的符号。

解:Ne原子有10个电子,其电子组态为:1s22s22p6;Mg原子有12个电子,其电子组态为:Ne的壳层+3s2;P原子有15个电子,其电子组态为:Ne的壳层+3s23p3;

Ar原子有18个电子,其电子组态为:Ne的壳层+3s23p6。

第八章 X射线

8.1 某X光机的高压为10万伏,问发射光子的最大能量多大?算出发射X光的最短波长。

解:电子的全部能量转换为光子的能量时,X光子的波长最短。而光

子的最大能量是:??105max?Ve电子伏特

而 ?cmax?h?

min所以?c6.63?10?34?3?108?105?1.60?10?19?0.124?min?h?A

max8.2 利用普通光学反射光栅可以测定X光波长。当掠射角为?而出现n级极大值出射光线偏离入射光线为2???,?是偏离?级极大出射线的角度。试证:出现n级极大的条件是

2dsin2???2sin?2?n? d为光栅常数(即两刻纹中心之间的距离)。当?和?都很小时公式简2化为d(????2)?n?。

解:相干光出现极大的条件是两光束光的光程差等于n?。而光程差为:

?L?dcos??dcos(???)?2dsin2???2sin?2 根据出现极大值的条件?L?n?,应有

34

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 刘富义

2dsin2???2sin?2?n? 当?和?都很小时,有sin2???2??????2?2???2;sin2?2

由此,上式化为:d(???2)??n?;

即 d(????22)?n?

8.3 一束X光射向每毫米刻有100条纹的反射光栅,其掠射角为20'。已知第一级极大出现在离0级极大出现射线的夹角也是20'。算出入射X光的波长。

解:根据上题导出公式:

2dsin2???2sin?2?n? 由于??20',??20',二者皆很小,故可用简化公式:

d(????22)?n?

?由此,得:?;?d?n(???2)?5.05A

?8.4 已知Cu的K?线波长是1.542A,以此X射线与NaCl晶体自然而成15?50'角入射而得到第一级极大。试求NaCl晶体常数d。

?解:已知入射光的波长??1.542A,当掠射角??15?50'时,出现一级极大(n=1)。

n??2dsin?d??2sin??2.825A?

?8.5 铝(Al)被高速电子束轰击而产生的连续X光谱的短波限为5A。问这时是否也能观察到其标志谱K系线?

解:短波X光子能量等于入射电子的全部动能。因此

?电?hc??2.48?103电子伏特

要使铝产生标志谱K系,则必须使铝的1S电子吸收足够的能量被电离

而产生空位,因此轰击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K吸收限能量。吸收限能量可近似的表示为:

EK?Rhcn2(Z??)2 这里,n?1,??0,Z?13;所以有:

EK?132Rhc?132R?hc?169?1.097?107?6.63?10?34?3?108 ?2.30?103电子伏特 故能观察到。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原子物理学 课后答案 全(7)在线全文阅读。

原子物理学 课后答案 全(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8748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