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有是日“打扫扬尘过年”的习俗。是晚,家庭主妇具备纸马,用糖果糕饼等祭祀灶神,叩求“上天言善事,下界降吉祥”。新中国成立后,祭祀灶神旧习破除,其它习俗沿袭。
除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称“除夕”,又叫过“大年”。从过“小年”开始,乡村一般停止农活,打扫庭院,张贴春联、年画。外出他乡者多回家团聚。入夜,在中堂设席,盛宴欢饮,叫“吃团年饭”,用餐时间越长越好,象征“财源不断”,有的吃到次日凌晨,比喻“前景光明”。“团年饭”菜必有鱼,饭菜有剩,寓意“年年有余(鱼)”。全家人围火炉团坐,通宵不寐,叙新话旧,叫做“守岁”,“三十夜里火”,农家多用干柴、树蔸作燃料烧火,“炉火越旺,富贵越兴”。除夕的“年柴老”,要烧到次年正月十五后才熄,喻为“柴(财)源茂盛,日久天长”。“守岁”时,长辈给孩童糖果和“压岁钱”(包封),年轻人去左邻右舍长者家“辞岁”,主妇还用斋果恭迎灶神别离天庭返驾。旧社会,大年三十是穷人的“年关”,因无钱还债,只好外出“躲债”。新中国成立后,城乡皆注重“过年”,家家户户欢度“除夕”。近年,全家团聚,守岁,迎春,吃团年饭,收视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转钟子时交岁时燃放鞭炮焰火,其节日欢乐气氛为一岁之最。 第五节 祭祀习俗 一、祭祀家神祖先
清代、民国时期,县境城乡居民多在堂屋中壁设有神龛,有的还置神柜。神龛正中张贴用红色纸书写的“天地君(国)亲师位“6个大字,下列栗木雕刻的祖宗偶像和五服以内先辈的灵牌,有的还把观音菩萨、关圣帝君、赵公元帅以及行业祖师雕像放置中央。每逢年节或先人生辰忌日进行祭祀。厨房内设一小神龛,供奉“九天司命”菩萨。新中国成立后,神龛被拆除,多在堂屋正中张贴上毛泽东主席像。70年代末起,祭祀家神祖先的习俗有所恢复,但多只祭祀已故上三代长辈。 二、祭祀圣贤神灵
县境汉族居民历有崇拜多神习俗,对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赵公元帅、雷公闪母、诸天神灵等甚为恭敬,有的居民还祭祀古圣先贤,如卧龙寺祀诸葛亮,龙会寺祀关云长,郭公庙祀郭子仪,杨泗庙祀杨么,水府庙祀丁奉,桓侯庙祀张飞。上述历史人物曾战斗或生活于县境。新中国成立后,祭祀圣贤神灵习俗破除,80年代起,又有所恢复。
益阳方言
益阳话是湘方言中的一个分支。县境各乡镇的语言,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稍有差异。如岳家桥、衡龙桥一带夹宁乡话音,上湖一带夹望城话音,牌口一带夹湘阴话音,沙头、茈湖口一带夹沅江话音,泥江口一带夹桃江话音。县城赫山镇周围,包括邓石桥、谢林港、羊舞岭、天成垸、兰溪、千家洲等县内大部分地区,则流行较为典型的益阳话。用益阳话通行全境,不会发生交际困难。
益阳方言的主要特点是无卷舌音,大多数无翘舌音,浊音不论平仄俱成不送气清音,保留古入声字较多。与普通话比较,在词的构成上,表达浓厚感情色彩的缀加式合成词颇具特色,许多词在意义的广狭程度上与普通话也有较大差别。现以赫山镇周围地区的语言为代表,作以下简述。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声母
6
普通话有21个声母,益阳话有20个声母(包括零声母0),即: b(p) p(p′) m(m) f(f) d(t) t(t′) l(l)
g(k) k(k′) h(x) ng(n) j(tg) q(tg′) x(g) (n) z(ts) c(ts′) s(s) (z) 0 括弧()内为国际音标(下同)。(n),是舌面鼻音,如“铙”,普通话读náo,益阳话读(nao)。(z),是a的浊音,普通话r的平舌音,如“寺、柔”,普通话读sí r?u,益阳话读(zi zou)。 益阳话比普通话多1个声母ng,用ng作声母的字有“牙、芽、鸭、我、矮、眼”等。 益阳话普遍将普通话中卷舌音和翘舌音声母读成不卷舌音或不翘舌音声母,如“熟、桌、拆、沙”,普通话读音是ra、zhuō、chüi、shü,益阳话读成(na、zuō cüi sü). 益阳话常把n、l混淆。n和l,在i、u前,分得清楚(泥≠犁);否则,就混淆为l(南=蓝)。这种细音(齐齿呼、撮口呼)能分,洪音(开口呼、合口呼)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 益阳话往往失落声母h和f。如把“黄、符”读成wáng、wú。益阳话还常把普通话的hu这个音节与f混用,如“呼、华”,普通话读hū、huá,益阳话则读fū、fá。“方、饭”,普通话读füng、fàn,益阳话则读hüng、huǎn。
益阳话往往把一些应送气的声母发成不送气的声母。如“皮、提、渠、葵”,普通话读pí、tí、qú、kuí,益阳话则读成不送气的bí、dí、jú、guí。送气的q往往读成不送气的j,如“企、襁、乔”,普通话读qǐ、qiáng、qiáo,益阳话则读jǐ、jiáng、jiáo。 另外,j、q、x在益阳话中常读成q、k、h,如“夹、确、瞎”,普通话读jiü、qua、xiü,益阳话则读gà、ku?、hà。 第二节 韵母
益阳话有34个韵母,其中: 单韵母7个:i u ? a o e –i
复韵母16个:ia ua ?a io ie ?e ai ei uai uei ao iao ou iou ?ai ?ei 鼻韵母11个:an uan en in uen ?n ang iang eng ing ueng
益阳话与普通话比较,单韵母少1个:er;复韵母少1个:uo,多4个:io ?a ?ai ?ei。鼻韵母的差距更大,缺少ian、?an、ong、iong,也没有uang。这些差异,使其声韵配合构成的音节与普通话形成明显区别。
首先,益阳话失落介母u的情况较多。舌尖音d、t、l及舌尖前音z、c、s相拼时,普通话的uo韵,益阳话一般读成o韵。如“多”,普通话读duō,益阳话读dō,“拖、罗、昨、凿、素”等字亦如此。把普通话读d、t、z、c、s与uei相拼的音节,分别读成dei(堆)、tei(推)、zei(嘴、文读)、cei(催)、sei(虽)。卷舌音与uan相拼时,音节除失落介母u外,声母还读成不卷舌音。舌根音g、k、h与uang相拼,一般只读ang韵,如“光”,普通话读guüng,益阳话读güng,“筐、荒”等亦如此。 其次,读音变换,益阳话的io韵在普通话中大都读iao,ie韵大多由普通话的ian韵变换面民。如“药、田”,普通话读yào、tián,益阳话则读y?、di?。益阳话韵母分开、齐、合、撮四呼,但合口呼比普通话少得多,舌尖音声母都不拼合口呼u,把普通话这些声母与u相拼的音节,都加进一个o,如“都、卢、租、促、苏”等字,分别读成dōu lōu zōu c?u sōu。 再是发音混淆。ou和ao相混,如把“豆”d?u读成“稻”dào。益阳话口语中,把普通话唇音b、p、m,边音l,舌尖音d、t,舌面音j、q、x,与i、ei、uei相拼的音节,都读成i。还把an读成ang,如“般bün=帮büng”,“半=旁”、“瞒=忙”。i、u、?韵,也常有混淆,把普通话的?韵读成i韵,如将“旅lǔ、蛆qū、恤xù”分别读成lǐ、qī、xì。翘舌音声母与
7
u相拼时,声母变成别的不翘舌声母,u变成?,如zhū(猪),chū(除)、shū(书),益阳话分别读成jū、qū、xū,把zhǔ、chū分别读成jū(准)、qūn(春),run读成?n(闰)的更为普遍。益阳话中,“买、卖”不分,“最、再”不分,“就、又”不分。 另外,益阳话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韵母(n),自成音节,不与声母相拼,如“红、你、缝、奉”等。
第三节 声调
益阳话声调有5个,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还保留了古代的入声。比如同一个声韵母的shi,益阳话除读成平舌音si以外,还可读出5个单音字调来:“诗”(阴平)、“时”(阳平)、“时”(阳平)、“使”(上声)、“是”(去声)、“识”(入声),其调值分别为:┥、、、 、┐。
益阳话与普通话比较,益阳话有5个单字调,普通话只4个单字调,其对应关系: 1、益阳话的阴平字,普通话也念阴平; 2、益阳话的上声字,普通话也念上声; 3、益阳话的去声字,普通话也念去声;
4、益阳话的阳平字,普通话中多数念阳平,少数念去声。例如: 益阳声调 普通话声调 例 字 阳平 阳平
陈、才、唐、平、寒、扶、人 去声
唱、菜、怕、送、送、变、世
5、益阳话较多地保留了古入声字,但普通话中已没有入声调。普通话中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在益阳方言中仍旧许多为入声。例如: 益阳声调 普通话声调 例 字 入声 阴平
八、七、刮、削、塞、黑 阳平
罚、毒、夺、学、得、吉 上声
法、卜、北、雪、角、铁 去声
墨、纳、力、亿、热、作
8
在普通话中读阴平、阳平,而在益阳话中读入声的字,据不完全统计有448个。以“j”为声母的,在益阳方言中读入声的就有90个字。见下表: 声韵母
普 通 话 中 声 调 声母 韵母
阴 平 阳 平 j i
激、积、汲、芨、击、唧、迹、屐、绩
及、极、岌、笈、级、圾、急、亟、殛、吉、疾、嫉、籍、集、诘、即、蒺、瘠、藉、辑、楫、蕺 u 掬
菊、桔、橘、局 ia
夹、浃、袷
颊、蛱、荚、郏、戛、足合 ie
结、揭、节、接
洁、颉、吉力、拮、捷、睫、婕、竭、碣、羯、孑、杰、桀、讦、劫、截 ue 撅
厥、蕨、蹶、角、桷、决、決、玦、诀、掘、崛、倔、绝、觉、珏、觖、爵、嚼、攫、谲
上述448个入声字,是单元音韵母的289个,占65%;是复元音韵母字有158个,占35%;没有一个字的韵母是带鼻音韵母的。以i、e作单元音韵母,或作复元音韵母尾的字有239个,占53%。 益阳方言中,有的字用在口头语与用在书面语中声调可能发生变异。如“叠”字,口头语“把被子叠起来(tie√)起来”,书面语“山峰重叠(tie y)”,前者为上声,后者读入声。 第四节 声韵配合关系
益阳话的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如下表: 韵
9
母 声 母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b p m + + u - f + - u - d t l + + - - g k + - + - ng h + - - -
z c s(z)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洞庭湖区礼仪习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