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海关2011年关区工作会议上的致辞
厦门市副市长 黄菱 (2011年2月12日)
尊敬的丁关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很高兴来参加今天召开的“厦门海关2011年关区工作会议”,并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并广大的关警员和执勤武警官兵拜个晚年,祝大家在2011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很大进步,为胜利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各项经济指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外经贸、对外交流合作和口岸工作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出口353.3亿美元、进口21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7%和38.7%,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相比增长25.7%,占全省比重达到52.4%。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为170.84万人次,海港口岸出入境旅客132.285万人次,厦金航线出入境旅客127.868万人次,同比2005年,比增分别为34.17%,149.5%,146.66%。空港口岸出入境旅客为170.84万人次,海港口岸出入境旅客132.285万人次,厦金航线出入境旅客127.868万人次,同比2005年,比增分别为34.17%,149.5%,146.66%。全港货物吞吐量为1.3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82万标箱,其中国际集装箱中转比重上升到6%。“十一五”期间,我市外贸指标实现了翻番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285.8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570.4亿美
1
元,年均增长14.8%,其中出口从172.7亿美元增长至353.3亿美元,年均增长15.4%,进口从113.1亿美元增长至217.1亿美元,年均增长13.9%。
在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港方面,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厦门全港货物吞吐量从2005年的4771万吨增长至2010年的1.39亿吨,年均增长23.9%,集装箱吞吐量从2005年的334万标箱增长到2010年的582万标箱,年均增长11.7%。
在全面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和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优势方面,迈上了新台阶。保税物流园区、翔安B型保税物流中心、海沧保税港区先后获批并封关运作,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翔安B型保税物流中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一五”期间,保税区依托保税仓储功能引入企业开展以进口配送、出口集拼为主的国际物流业务,为DELL等先进制造企业适用“零库存”管理模式和外贸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提供服务。区内形成了由日通、近铁、全球、嘉里大通、中外运等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和外代、港务、建发、国贸泰达、速传、宏高等本土大型物流企业构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群,区内物流企业数占全区47.8%、其进出口总额占全区八成以上。该区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全国保税区拓展保税物流的典型。在发展保税加工业务方面,区内引进贝莱胜、安保等少量技术先进型加工贸易企业,占全区企业数的3.7%,自设区始至今年10月底,累计实现工业产值95亿元。在功能拓展方面,拓展了多种新的业务模式。进口机电产品检测维修业务作为“加工贸易产业链的积极延伸”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GE医用电路板、瑞声达助听器、大北欧耳机、戴尔电脑的区域性售后服务及检测维修中心;
2
锐珂医疗和柯达亚太物流中心的进驻开拓了园区的国际配送业务;创造性的在保税区建立了空港二级货站,通过“空运联程”与“二级货站”的方式,实现了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货物与航空港的无缝对接;提升保税区的“保税”专业化功能,臵换部分非保业务,提高了保税区的管理效率。同时,进口葡萄酒的交易市场成为商品展示功能发挥的典型。近年来,格兰阁、优传等酒商的知名度和进口额呈快速上升之势。2010年,保税区进口酒类市场配送额达2亿元,已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于2006年3月正式投入运作后,在仅有的0.26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已经汇集了港务保税物流、叶水福、日通、锐珂医疗、近铁、全球、锦集、嘉里大通、越海、金门高粱酒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以及北方矿业、博联、中航技、国贸、中信隆、古龙等30多家厦门知名进出口企业。美国红十字会的全球最大供应商——GFA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落户保税物流园区;日通物流与锐珂医疗强强联手,将锐珂医疗亚太物流中心从新加坡迁至保税物流园区,将锐珂在美国和厦门工厂的医疗产品分拨配送至韩国、台湾、香港、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亚太市场,国际配送业务迅速发展。
园区自正式封关运作以来,已成功拓展了“一日游”、出口拼箱、进出口保税、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等多种功能。园区业务量成倍增长,其中一线进出口额从2006年的1140万美元,跃升至2010年的9.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01%,二线进出口货值由2006年的10.0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73.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64.3%,各项指标走在全国同类区域的前列。
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09年9月6日正
3
式封关运作以来一年多时间,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中心的业务量迅速增长。至2010年底,中心进出区载货车辆67074辆次,货物27.29万吨,货值44.35亿美元,实现关税及增值税合计达1.28亿人民币。在海关总署近年新批的17个同类型保税中心中进出口货值及增长率均名列第一,受到了海关总署的通报表彰。除了“一日游”业务外,目前中心已形成实现包括入区退税、货物分送集报、料件复出退换等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产业区光电企业。
海沧保税港区于2010年12月10日正式封关运营。两个月来,保税港区各项业务平稳过渡,基本运行情况良好。在各有关单位的通力协作下,通关效率不断提高,成效显著。至2011年2月9日,海沧保税港区海关监管现场审核报关单104836份,其中进口报关单5635份、出口报关单99201份,监管进出卡车辆309728车次、177260自然箱。厦门出口加工区是全国封关运营保税港区中第一个并入运营的加工区,2010年生产经营形势喜人,44家加工贸易生产企业中33家正式投产,实现工业产值44.8亿元,比增33.9%,进出口总额达8.96亿美元,比增41.2%。
“十一五”的五年,也是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快速推进的五年。2005年9月福建省政府和海关总署签署合作共建福建电子口岸平台,福建电子口岸的建设从2006年起,在厦门先行先试,并逐步覆盖到全省,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服务福建全省、东接台湾、西联内地”的地区性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框架,并正在向集通关、物流、贸易功能为一体的“关、港、贸”统一平台深入发展。到2010年底,平台已经将服务覆盖到厦门、泉州、漳州、宁德、莆田、福州等沿海地区及南平、武夷山等内陆地区,
4
实现了全省覆盖;实现了和全省所有口岸查验部门(包括厦门海关、厦门检验检疫局、厦门边检总站、福州海关、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建边防总队、福建海事局)的联网,实现了和厦门地区所有码头、船代、拖车、货代,及泉州、福州的大部分码头、船代的联网;并对厦门、福州等地的特殊监管区提供服务。2009年实现了和台湾关贸网络平台的对接,2010年实现了和江西电子口岸的对接,并逐步开展业务,向内地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和检验检疫局、海关、边检、海事、港口局、外经贸部门等广泛合作,建成了一批业务应用系统,内容覆盖了通关辅助、物流、查询等,有直接企业用户1200余家,间接服务企业用户12000家。三是实现了和台湾地区平台、江西等内地平台的对接。
“十一五”期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海关总署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总署各机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离不开厦门海关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厦门海关全体关警员和执勤武警官兵的辛勤努力。厦门海关在海关总署的坚强领导下,在以丁学辉关长为班长的关党组带领下,主动服务海西建设,支持厦门特区发展。积极致力先行先试,大力推进通关作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进出口分类通关改革,深化区域通关合作,有效实施“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监管方式,有力推动了厦门港大通道的建设。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全力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商品归类工作,提高了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贸易成本;坚持在繁忙口岸实行“7天工作制”和其他业务现场全天候预约加班制,优化了通关环境。服务对台工作大局,为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和“小三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促进对台小额贸易,有力促进了两岸经贸健康发展。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厦门市委、市政府对厦门海关全体关警员及执勤武警官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黄菱在2011年厦门海关关区工作会议上的致辞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