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3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B-╳╳-╳╳╳-╳╳╳╳

? 对Abis接口的采集网关,支持STM-1/4/16/64光口分光器接入等方式。光口分光器

信令入端口的帧结构与网络节点特性满足G.707建议,抖动与漂移容限满足G.825,网络管理功能满足G.831要求。 ? 信令采集模块

? 信令采集模块的每个E1光口最少支持256条 64kbit/s信令链路,兼容16kbps、

32kbps、Nx64kbps、高速2Mbit/s信令链路,采集器应保证在64kbit/s链路平均负荷为0.6Erl,高速2Mbit/s链路平均负荷为0.8Erl下能准确接收,采集器单条链路峰值负荷应达到1Erl;

? 支持远程的信令采集模块的初始化工作;

? 对于Abis接口数据采集支持对信令链路自动识别的能力,以1条155M光纤中

速率为64kbps的链路数为标准,对新增链路变化的响应时间不超过2分钟,对链路减少变化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可以灵活设置网关链路扫描周期,网关设备完成采集设备整机链路扫描时间应不超过2个小时。

? 对于Abis接口数据采集支持数据过滤功能,可根据BSC/CGI对采集的信令数

据进行过滤输出。

? 只需做软件配置或者更换某块板卡即可分别支持各类型板卡,而不需要更换整台设

备;

? 支持光口采集板卡与电口采集板卡的混合插入,满足多场景下应用;

? 采集设备必须支持热插拔功能,确保更换设备时无需中断采集,确保数据的完整; ? 模块无单点故障,采集设备应具有集群机制,可以实现链路处理的N+1备份; ? 同步:支持对采集的数据打“时间戳”,各信令采集网关之间、同一信令采集网关的

不同采信令采集模块之间应保持时间同步;

?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可靠性:信令采集网关监测数据合成错误率不高于10-7 ; ? 网管

? 支持远程操作和配置采集处理参数。通过人机命令方式可方便地选择被监测的

信令链路,有选择地上传采集的信息。配置过程不能中断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 ? 采集处理设备可自动报告信令采集处理设备的资源利用情况,包括CPU负荷,

内存占用情况、硬盘占用、端口状态等; ? 采集处理设备具有自测的能力;

? 具有告警功能,并连接系统的集中操作维护平台;

? 能够辨识信令采集网关物理级故障和信令链路物理级故障;

? 可靠性:要求系统整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低于30000小时;系统应能连

续7×24小时不间断工作;故障修复时间小于半小时; ? 电源

? 采用主备的双电源系统,电源为线与热备份; ? 应能在下列供电变化范围内正常工作: ? 交流: 220V ±5%,50Hz ±5% ? 直流: -48V 范围 –40V ~ -57V ? 整机架满配功率低于3000W

表6-1

名称 数字信号 单位 155光口 622光口 2.5G光口 10G光口 符合12

符合G.707,符合符合QB-╳╳-╳╳╳-╳╳╳╳

标称比特率 符合G.957规定的代码 Kb/s G.958 155520 S-1.1 1261~1360 7.7 — — -8 -15 8.2 0~12 96 NA NA G.707,G.707,G.958 G.958 622080 2488320 S-4.1 S-16.1 MLM -8 -15 0~12 96 NA NA -28 -8 SLM 0 -5 0~12 96 NA NA -18 0 G.707,G.958 9953280 S-64.1 NA +5 +1 0~12 96 NA NA -11 -1 工作波长 在参考点S处的发送器 ——光源类型 光谱特性: ——最大均匀方根宽度 ——最大-20dB宽度 ——最小边模抑止比 平均发送功率: ——最大 ——最小 最小消光比 S和R点的光通道: ——衰减范围 ——最大色散 S点光缆设备(包括接头和连接器) ——最小回损 S和R之间最大离散反射 Nm nm nm dB dBm dBm dB dB Ps/nm dB dB 1293~1334 1260~1360 1290~1330 在参考点R处的接收器: ——最低灵敏度(在BER为10-10时) ——最低过截(在BER为10-10时) ——最大光通道代价 ——在R点测行接收器的最大反射

6.2. 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

dBm dBm dB dB -28 -8 1 NA ? 数据的准确性端到端要求

数据准确性定义为对于全量信令数据的封装,转发过程中导致信令数据包产生误码的概率。信令采集网关的数据准确性指标的要求为误码率<10-7。 ? 数据的完整性端到端要求

数据完整性定义为对于全量信令数据的封装,转发过程中导致信令数据包丢失的概率。整个系统的数据完整性指标的要求为信令数据丢包率<10-7。

13

QB-╳╳-╳╳╳-╳╳╳╳

6.3. 时延要求

信令采集网关的采集转发时延定义为被测链路的信令数据进入采集网关到采集网关将信令数据进行IP封装后发出的时间差,该时延指标要求为不超过10ms。

信令采集网关支持统计网关与信令共享平台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响应时延,并能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 6.4. 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应采用开放的系统,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容错能力,系统不易崩溃和

破坏,具有良好的故障恢复能力。 ? 操作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网络功能,应能支持通用的网络协议,应支持对不同机型互

联。

? 操作系统应能满足实时要求,具有同时进行联机事务处理的能力。 ? 操作系统应具备升级能力,并能做到向后兼容。

? 操作系统应支持多个终端进行操作,支持多用户进程。 ? 操作系统应同时支持字符界面和图像界面。

应用软件要求

? 在保证技术先进性的前提下,采用成熟技术进行开发,并尽可能与硬件同步。 ? 以信令数据分析处理软件技术为平台核心应用技术,实现完善的信令数据分析处理

体系,实现海量数据的接收、处理、分发的平台软件功能。 ? 支持多个远端工作站。 ? 采用网络型关系数据库。

? 多层处理结构,分布式处理,模块化设计,高内聚,低耦合,故障隔离,无存储瓶

颈和处理瓶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平滑扩容。 ? 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应能实现纵向联网和横向联网。

? 应用软件采用全汉化的图形界面,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系统进行功能分块,

标准化各模块间的接口。

? 对系统支持的所有用户定制功能、订阅功能,如监测小区的配置等,须提供图形操

作界面,方便用户实现订阅配置和管理操作。 6.5. 硬件要求

信令采集设备要求可靠、稳定,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应>5000h,故障平均修复时间<1h。硬件设备应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为了适应系统的容量增加,硬件设备应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并应具备升级和向后兼容的能力。

要求采用通用的计算机系统,使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混合相连。系统的硬件性能优良、运行平稳可靠,并可以保证长时间的连续工作。

14

QB-╳╳-╳╳╳-╳╳╳╳

系统主要硬件的容量和性能指标(包括内存容量、处理器主频、硬盘容量、通信网带宽)应能适应整个系统处理能力、通信传输量、数据存储量和用户实际需求等各方面的要求。系统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各类外设:磁带机或磁带库、光盘机、活动硬盘等设备。 6.6. 可扩展要求

网关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系统容量的扩大和管理内容的增加,包括软硬件平台、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

随着纳入平台对象的扩展、管理功能的增加,要求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展性。

当后期需要增加少量链路时,可通过增加相应板卡实现,无需增加设备,要求采集设备必须具备插槽式设计。

随着网络的升级,例如A/Abis接口IP化,系统设备应支持在新的传输方式下扩展信令采集、处理等功能,适应对网络升级的扩展要求。 6.7. 部署要求

系统的部署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逻辑单元的松耦合,各个单元模块可以独立部署在单独的物理实体上,对于采集规模较小或小型试验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部署在同一物理实体上。并且要保证各模块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要充分考虑各模块中的功能点可以动态加载。部署时要考虑性能冗余、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网络传输速率等。需要主机支持热备,系统支持集群,系统支持负载均衡,核心网络设备支持热备。

支持链路自识别的图形化配置界面,基于新接入的链路实时更新采集网络拓扑,显示施工部署期间的设备配置形态,便于完成采集现场部署,以及后续的维护、割接和调整工程。 ? 对ABIS采集设备的能力要求:能够方便的观察到每个cgi的2M传输端口分布情况,每条

2M传输中的cgi分布情况,每条2M传输上的信令流量等数据.

6.8. 处理能力要求

系统处理能力应大于等于设备总接入能力。

系统同时采集设备和处理能力不得小于3000个载频、峰值负荷不低于0.8Erl。 6.9. 冗灾能力要求

系统需具备冗灾能力,采用集群处理方式,单台设备故障时,数据处理能够自动切换,不影响网关整体数据处理。

15

QB-╳╳-╳╳╳-╳╳╳╳

6.10. 链路自动识别要求

网关设备在采集ABIS数据时,应具备对信令链路自动识别的能力,以1条155M光纤中速率为64kbps的链路数为标准,对新增链路变化的响应时间不超2分钟,对链路减少变化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可以灵活设置网关链路扫描周期,网关设备完成采集设备整机链路扫描时间应不超过2个小时。具体要求如下:

? 单个电口数据采集设备完成8条E1,速率为64kbps链路的初始扫描时间不超过30s,

发现新增链路时间不超过60s。对32kbps、16kbps的链路,最大时间要求相应加倍。 ? 单个光纤口数据采集设备完成1条155M光纤,速率为64kbps链路的初始扫描时间不

超过30s,发现新增链路时间不超过2分钟;对622M光口采集、或者速率为32kbps、16kbps,最大时间要求相应加倍。

? 初始扫描时间最长不大于10分钟,整机设备新增链路监测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小

时。 6.11. 采集过滤要求

网关设备在采集ABIS数据时,应具备数据过滤能力,可根据BSC/CGI对采集的信令数据进行过滤输出。

用户对采集过滤的订阅须支持图形化界面配置。 6.12. 信令压缩要求

网关设备应具备数据压缩传送能力,支持传输过程的压缩协商功能,可选的压缩算法至少包括DEFLATE、LZO、GZIP、7z压缩算法,视传输性能要求确定协商过程中压缩算法的优先级。实时压缩额外增加的处理时延不大于200ms,数据压缩时支持本地缓存。

7 接口要求

7.1. 设备输入接口

7.1.1. 光接口

? 至少支持双光口 STM-1/4/16/64接入。

? 支持双光口同时监测,至少可同时监测4条STM-1双向链路,或128对E1线路,每个

光口各128条E1线路。

? 速率:155.520Mb/s,622.08Mb/s、2488.32Mb/s工作波长:1310nm、1550nm ? 发送光功率: -8~3 dBm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4)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7185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