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与葛朗台的贪婪吝啬不同,欧也妮大方慷慨,请举三例说明。(6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9月20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让我们向道德模范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孟子曾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讲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有所滋长,人们对道德的敬畏和敬仰之心正逐渐消失,所以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惟有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国家者,积人而成。孔子曾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假如当前一些官员能够成为道德模范,如此,又怎能不让群众信服?纵观当下,有些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有些人虽懂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还有些人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4.材料中,哪些原因导致了人们道德水平的下降?(4分)
▲ ▲
25.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所引孔子的话的理解。(5分)
▲ ▲
26.结合材料,谈谈当前应该如何加强我国的道德建设。(6分)
▲ ▲
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6分)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若带假面伛偻/而装须髯/便令人生憎。(画对一处1分,多画一处扣1分,共6分) 20.(2分)清代(1分),袁枚(1分)。
21.(2分)诗文创作要有真意(1分),不要受前人的约束(应该不落窠臼)(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5分)A、E(A项《芙蓉女儿诔》是写于晴雯死后;E项波洛涅斯是自己主动要求去的, 不是被派遣的。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二个得5分,多选不得分。) 23.(10分)
(1)(4分) 主要做法①在后园开了一个菜园,浇水种菜,显示自己胸无大志。(1分)②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故意装聋作哑,表明愚钝且缺乏战略眼光。(1分)③当曹操指出天下英雄是曹刘时,以闻雷失箸来掩护惊恐的窘境,以示缺乏英雄气魄。(1分)效果刘备这些言行,弱化了曹操的戒备心理,最终得以逃脱樊笼(1分)。(意思对即可。)
(2)(6分)①将自己全部积蓄送给了堂弟。②将自己可以得到的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③付给仆人终身年金。④替叔父偿清了债务。⑤办了一所养老院,几处教会小学和一所图书馆。⑥给本市的教堂铸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三、材料概 括分析题(15分)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9月21日04版) 24.(4分)①道德教育的缺失。②法律法规不健全。③官员不能作表率。④个人不能修身自律。(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
25.(5分)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层官员的道德就像“风”,下层百姓的道德就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风吹向哪儿,草便倒向哪儿。
(2分)②这里引用孔子的话形象说明只要上层领导行得正,下 层百姓自会仿效而行。作为领导者一定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3分) 26.(6分)
①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并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②在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将道德观念渗透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③加强对官员的道德约束,使官员成为道德模范。
④从自身做起,躬行实践,积小善而成大德,让道德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C(A山清水 秀 B焕然一新 D再接再厉)
2.(3分)D(A项,“原因”与“??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B项,搭配不当,“加强和改善”中“改善”与“调控”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
3.(4分)①尊重自由(自由表达)②开放宽容③坚持操守(理想)④坚持原创(原创思考) (每点1分,共4分)
4.(5分)(1)王维 田园(答“山水田园”也对,只答“山水”不给分)(2分,每空1分)
(2)示例展足量过斑斓的田野,强身健体;跃身登上雄奇的高山,游目骋怀!(3分)(从继承传统,亲近自然,磨练意志,团队精神等某一方面切入即可,语言得体1分、修辞恰当1分,语句通畅1分,超过字数至多得1分。)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
5.(3分)B(反,通“返”,回到。)
6.(3分)C(①是说连处士的身份;③说明连处士不当官的原因;⑥主语是集市上的人,不是连处士。)
7.(3分)C(“告以处士”不是告诉处士,而是把连处士的身份告诉强盗。) 8.(1)(3分)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其??欤”“躬”“信”各1分)
(2)(4分)年成不好,(连处士)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 没有上涨。
(“岁饥”“粜”“卒”各1分,语句通顺1分。“市谷之价”翻译成“购买谷子的价格”亦可)
(3)(3分)(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省”1分,补出“连处士”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
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
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年轻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是当时的考纲),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
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 “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人是一位长者,不可以侵犯。”就离开了。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处士生四个孩子,叫连庶、连庠、连庸、连膺。以学问教导的两个孩子后来都中了进士,现在连庶担任寿春县令,连庠担任宜城县令。
连处士在天圣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庆历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陆蔽山的南坡。自从他死后到现在二十年了,那些认识连处士的应山县老年人,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连处士而生活的人,有很多人还健在;那些听说过连处士为人做事的年轻人,离连处士的生活的年代还不算远。如果再过三四代到了孙子曾孙子辈,关于连处士的传闻,有时会有遗漏,那就恐怕应山的人不再能够详细了解连处士了。于是就在他的墓前树碑刻文表彰他,来告诉后世的人。庆历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记述。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3分)描绘了夏天的傍晚,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的清幽的景象。(“夏天的傍晚”1分,“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 三点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
(2)(4分)侧面写雨①从视觉着笔写云气弥漫,遮蔽山峦,突显下雨范围之广;(2分)②从听觉着笔写山水暴涨,万壑轰鸣,突显雨势之大;(2分) (3)(3分)用典,(1分)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没有封侯的相貌,也不羡慕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的激愤之语,(1分)抒发诗人报国无门,抱负不得施展(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1分) 【诗歌赏析】
南宋初年,吕本中历经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感而做此诗。 [来源学_科_网]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寓寄着飘零冷落之感。后四句抒情,笔墨委婉而情意深沉。
诗篇开头从写景着笔,“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展现出是人在夏天风雨交加的傍晚,与寺僧为伴的清幽情景。潇潇,风雨之声。这里“似晚秋”的“似”字,写出了诗人对夏日风雨有一种深秋萧瑟的感受。而下句紧接着写诗人归宿的清幽环境,呈现出山寺阗寂的境界。
三四句写的是远景。由于云气弥漫,看不见重峦叠嶂的俊俏秀美的面貌,但是可以听到山水暴涨,万壑淙鸣的声响,这里静中有动,把群山起伏的气势写的流动有致,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这两句是从顾恺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语化来。
五六句由写景入抒情。诗人卧宿寺院,几声清脆的晨钟声把它从睡梦中惊醒。“空怅惘”,即写诗人思想的美梦被钟声惊破而感到惆怅,又是写醒后盼望不到家书的失望意绪。“竟沉浮”,是说没有料到传书的人竟会把书信遗失,这是用殷洪乔不肯为人传书信的典故。《世说新语》载,殷洪乔为豫章太守,临赴任,京都人都托他代书信百多封,他悉投于江,并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2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