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侧面写雨①从视觉着笔写云气弥漫,遮蔽山峦,突显下雨范围之广;(2分)②从听觉着笔写山水暴涨,万壑轰鸣,突显雨势之大;(2分)
(3)(3分)用典,(1分)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没有封侯的相貌,也不羡慕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的激愤之语,(1分)抒发诗人报国无门,抱负不得施展(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1分) 【诗歌赏析】
南宋初年,吕本中历经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感而做此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寓寄着飘零冷落之感。后四句抒情,笔墨委婉而情意深沉。
诗篇开头从写景着笔,“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展现出是人在夏天风雨交加的傍晚,与寺僧为伴的清幽情景。潇潇,风雨之声。这里“似晚秋”的“似”字,写出了诗人对夏日风雨有一种深秋萧瑟的感受。而下句紧接着写诗人归宿的清幽环境,呈现出山寺阗寂的境界。
三四句写的是远景。由于云气弥漫,看不见重峦叠嶂的俊俏秀美的面貌,但是可以听到山水暴涨,万壑淙鸣的声响,这里静中有动,把群山起伏的气势写的流动有致,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这两句是从顾恺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语化来。
五六句由写景入抒情。诗人卧宿寺院,几声清脆的晨钟声把它从睡梦中惊醒。“空怅惘”,即写诗人思想的美梦被钟声惊破而感到惆怅,又是写醒后盼望不到家书的失望意绪。“竟沉浮”,是说没有料到传书的人竟会把书信遗失,这是用殷洪乔不肯 为人传书信的典故。《世说新语》载,殷洪乔为豫章太守,临赴任,京都人都托他代书信百多封,他悉投于江,并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末两句“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直抒自己流落异乡而抱负不得施展的无限感慨。“面如田字”是说脸型方正如田,在古代认为又富贵之相。这是《南齐书》中《李安民传》的故事,“面如田字,封侯状也”。第二个典故用班超封侯事。诗人在这里把两个故事连缀在一起,说自己没有封侯的形相,当然不是飞黄腾达的材料,也不羡慕这种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闻将相骤贵者”的激愤之语,也是在国事危难动荡之际,对那些做享富贵的将相表示不满,其中流露出伤时忧国的深沉情思。这与方回在批注中所谓“亦于杜秦蜀湖湘之意” 是吻合的。
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写景开阔,抒情细腻,构成一副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天下为公(2)己欲达而达人(3)驽马十驾(4)察纳雅言(5)扪参历井仰胁息(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野芳 发而幽香 (8)羽扇纶巾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内容上写出旧书店的偏僻和留在记忆中的模样,写出旧书店给留下的印象深刻;表现对那家旧书店的怀念。(2分)
结构上①写它的位置偏僻与上文的担心相呼应;②引出下文对另一家旧书店的叙述并和它的短寿作对比。③为下文写旧书作铺垫。(2分) 12.(6分)①旧书能够使人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 ②旧书常常记录着一些令人无法释读的往事。 ③旧书的“老”(岁月)能喂养人灵魂,赐予人温情。 ④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3.(4分)①生活在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在同一本旧书上留下了各自的生命印痕;(2分)
②这生命的印痕连同书中的智慧共成为旧书的营养,被不同的生命吸收。(2分) 14.(6分)①对旧书的喜爱与珍惜; ②对曾经与旧书相伴的岁月的怀念; ③对曾经拥有旧书的读书人的亲近。 ④对旧书价值的肯定; ⑤对旧书前景的担忧与无奈;
⑥呼吁人们对以旧书为代表的积淀历史的事物的关注。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①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观点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2分),②接着,举例论证鲁迅对《水浒传》的介绍是认真负责的,③然后,论述了鲁迅对《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是肯定的,④最后,说明了“鲁迅正确阐明《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16.(6分)①费心地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3分);②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寻找《水浒图》(3分)。
17.(6分)①《水浒传》中可以体现中国社会有水浒气;(2分)②《水浒传》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分)③《水浒传》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也还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2分) 七、作文(70分) 【思路提示】
本题命题意图是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负责任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审题时,要牢牢把握“耕种”一词,“耕种”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一种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自 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写记叙文,应重在抒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感悟;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
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写到“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很有道理,值得思考。 【评分标准】 1.判分原则
判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以下。 3.评分表解 赋分 一 70—63 切题 切题 立意 选材 结构 语言 独到、深刻 新颖,论据富有个精巧;严精彩、生二 62—56 三 55—49 四 48—42 五 41—28 六 27—0 必一,典型性 较好,论据有代表准确 性,有一定的说服力 一般,论据基本为正确 基本切题 从所周知、但能证明观点 基本正确 低幼,论据与事理牵强有误 有出入、论据基本不能证明观点 不切题 很差,编造论据、不正确 与观点毫不相干 谨 动 完整;有准确、恰特点 当 通顺、平实 基本完整 基本通顺 不通顺、逻辑层次有明显语不清 病 无章无法 粗俗 (1)关于“切题”。 (2)关于“立意”。
(3)文章内容和结构,基本上是对提示语的扩展,仅提供几个事实论据,完成文章规定的字数,属四类卷;如在论证说理上有一定的发挥,可上浮为三类卷。 (4)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甚至“四不像”,视为六类卷。 4.个案处理
(1)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完篇切题文章,评分最高也不得超过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3分。
(5) 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分数;书写明显较差的最多扣1分。
苏北四市(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市) 2012届高三质量抽测试卷(2011年10月27日)
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王阳明先生云“人 之 诗 文 先 取 真 意 譬 如 童 子 垂 髫 肃 揖 自 有 佳 致 若 带 假 面 伛 偻 而 装 须 髯 便 令 人 生憎。”顾宁人与某书云“足下诗文非不佳。奈下笔时,胸中总有一杜一韩放不过去,此诗文之所以不至也。” (选自《随园诗话》)
20.《随园诗话》的是叁 ▲ (朝代)的 ▲ 。(2分) 21.请简要概括所阐明的道理。(2分)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并写下祭文《芙蓉女儿诔》。
B.《女神·天狗》中,敢于冲破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的“天狗”意象,正是“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狂飙突进精神的写照。
C.《雷雨》中,周朴园让周萍跪下认侍萍(周萍的生母),四凤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冲向花园,触电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
D.《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诺林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他从老人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会懂得男人的责任。
E.《哈姆雷特》中,国王克劳迪斯发现自己罪行暴露,便让王后去责问哈姆雷特,并派遣波洛涅斯去偷听二人谈话,结果被哈姆雷特误杀。 23.简答题(10分)
(1)刘备在小沛兵败依附曹操之时,能审时度势,韬光养晦。请简述他韬光养晦的主要做法及其效果。(4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2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