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讲(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种群密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各种生物构成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为生产者,争夺阳光、矿质元素等,二者属于竞争关系。

(2)B瓶无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瓶中氧气逐渐减少,浮游藻类种群密度降低。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植物逐渐减少,且瓶中氧气减少,导致浮游动物数量减少。

(3)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完成的。

[答案] (1)生物群落 竞争 (2)降低 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降低 氧气与食物不足 (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

1.[2017·江南十校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缸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B.生态缸中放入较多的小乌龟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态缸中的生物之间最好不要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 D.生态缸制作完成后,应放在光线良好但不是阳光直射的地方 答案 D

解析 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与外界的联系就越大,其生物死亡就越慢,A错误;生态缸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比例要适宜,小乌龟是该小型生态系统的最高级消费者,数量宜少,B错误;生态缸的生物之间最好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C错误;生态缸制作完成后,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否则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缸内生物的死亡,D正确。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答案 A

解析 甲瓶中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植食性小鱼)过多,生产者无法满足小鱼的食物需求,所以应保持各组分的比例合适,方能使生态瓶维持较长时间。

11

板块三 方向·真题体验

1.[2016·江苏高考]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 B

解析 加入菌剂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促进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

2.[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物种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B错误;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C正确;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流向农作物,提高能量利用率,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D正确。

3.[2014·海南高考]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

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答案 C

解析 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A正确;鱼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B正确;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但不可以由鱼到植物,能量不能循环,C错误;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没有能量输入,鱼和植物都将会死亡,D正确。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2017·临沂模拟]森林遭遇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答案 B

解析 森林遭遇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12

常功能,这体现了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此为抵抗力稳定性,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2.[2014·天津高考]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 A

解析 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题图a、b分别表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两者的营养结构可以由多个营养级组成,如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农作物→昆虫→蜘蛛→鸟→猫头鹰,B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虽然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但其也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外来人为的物质输入,D错误。

3.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答案 D

解析 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没有恢复原状,A错误;B项和C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抵抗力稳定性,B、C错误;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的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属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

4.[2017·湛江模拟]自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图甲为某清洁水体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此时间段水体中好氧型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类似于图乙中的( )

13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答案 D

解析 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好氧型微生物繁殖增加,水体中有机物因消耗而减少后,好氧型微生物繁殖减弱,数量随之减少。

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期间要多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知,10~20年间生物总能量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都在增加,该阶段应是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A正确;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是因为30~40年期间生物总能量增多,营养结构复杂,B正确;从a点开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少,说明生产者数量减少,生物总量增加,说明捕食生产者的消费者数量增加,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总能量不断增加,说明生态系统在往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生物种类越来越多,故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间要少,D错误。

6.[2017·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14

答案 B

解析 森林能够调节气候是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7.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答案 C

解析 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很容易发现Ⅰ曲线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Ⅱ、Ⅲ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特别是Ⅲ曲线表明的情况最严重。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态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D.抵抗力稳定性越差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强 答案 A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稳态,A正确;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很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强,但在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D错误。

9.[2017·陕西二模]“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为此,汉中市政府精心筹划以汉江为依托修建了天汉湿地文化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

B.若在江边的空地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C.人工林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不需要 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 B

解析 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青蛙的繁殖也有环境阻力,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A错误;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正确;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C错误;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0.[2017·广东模拟]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农作物长势整齐,但该群落在垂直方向上仍有分层现象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讲(3)在线全文阅读。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讲(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811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