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思修第二章试题及答案(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7-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B )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 A.爱国主义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革命英雄主义

3.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 ①)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 B.促进祖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坚持爱国主义与( A )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A.爱社会主义 B.爱人民群众 C.爱中国共产党 D.爱本职工作 5.当前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是 ( A ) A.为人民服务 B.维护祖国统一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胡锦涛说:“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这是指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 ( B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的团结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C.心系民生乐苦,推动历史进步 D.热爱社会主义的表现

7.“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对“爱祖国”的要求最集中地体现在 ( B ) A.坚持祖国的统一,反对分裂祖国的言行 B.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C.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D.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取利益和财富

8.经历数千年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的考验,整个中华民族却一直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外来势力冲不散,帝国主义打不垮。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爱国主义是 ( A ) A.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B.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C.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D.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9.“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这段话是( B )说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0.爱国主义的基础是( A )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言语 11.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 B )

A.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B.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 12.( C )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A.集体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奉献主义

1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著名爱国人士( B )的诗句。 A.陆游 B.林则徐 C.范仲淹 D.戚继光

14. 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中主要是( D )的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15.“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 B )。 A.祖国对国土的依赖关系 B.人民对故土家园的依赖关系 C.国土对祖国的依赖关系 D.故土家园对人民的依赖关系 16.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 A )。 A.内在一致的 B.相互联系的 C.相互独立的 D.相互冲突的 17.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 A )。

A.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B.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C.成为不可能 D.没有影响

18.( B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A.祖国的大好河山 B.灿烂的文化传统 C.自己的骨肉同胞 D.深厚的道德渊源

19.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的,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的表彰的爱国科学家是( A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梁守磐 D.金先仲 20.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 C )的关系。

A.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B.个人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C.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1.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B )、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自豪感 B.认同感 C.自信心 D.自尊心 22.( B )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A.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 B.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统一 23.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名称是( D )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民族爱国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2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 )。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 B )提出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李大钊 26.下列哪一选项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A )。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C.“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 D )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A.自己家庭 B.自己的事业 C.世界的发展 D.社会主义中国 28. ( B )是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29.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C )。 A.理论创新能力 B.制度创新能力 C.科技创新能力 D.文化创新能力 30.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B )。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 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以下哪些属于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行为 ( ABCD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中华民族是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是 ( ABCD )

A.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B.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C.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D.中华民族战胜外敌侵略的凝聚力量

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ABCD )的总和。

A.思维方式 B.价值取向 C.精神气质 D.道德规范

4.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 ABCD )

A.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B.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C.全国各族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D.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5.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6.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7.爱国主义包含着( ABC )三个基本方面。

A.情感 B.行为 C.思想 D.意志

8.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 ABCD ) A.国防忧患意识 B.国防目标意识 C.国防价值意识 D.国防法制意识 9.以下( ABCD )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 BCD )

A.各民主党派 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C.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11.下列词句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ABD ) A.“精卫填海” B.“夸父追日” C.“天下为公” D.“愚公移山” 12.以下能够体现中国民族精神的是( ABCD ) A.长征精神 B.雷锋精神 C.两弹一星精神 D.西柏坡精神

13.下列体现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的有( BCD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思修第二章试题及答案(1)在线全文阅读。

思修第二章试题及答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663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