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上落斜坡时, 坡度不应太陡, 坡面应采取防滑措施, 在必要时坡面设专人帮力拉上。
6、 车子向搅拌机料斗卸料时, 不得用力过猛和撒把, 防车翻转;料斗边缘应高出落料平台 250px 左右为宜, 过低的药加设车档。
7、 机械上料时, 在铲斗(或拉铲) 移动范围内不得站人, 铲斗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和通过。
8、 向搅拌机内倾倒水泥, 宜采用封闭式加料斗, 为减少进出料口 的粉尘飞扬也加设防护板。
9、 作业结束时, 应将料斗放下, 落入斗坑或平台上。
10、 灌注预制梁混凝土时, 应搭设作业平台和斜道, 不得在模板上作业。
11、 塔吊、 汽车吊灌注混凝土时, 起吊、 运送、 卸料应由专人指挥。
(三) 、 混凝土的浇注及操作安全
1、 预制构件采用翻转架脱模时, 多人协同翻架用力要一致, 当翻至翻转架与地面垂直时, 应用手或脚在把手处拉一下, 防止因倾翻力不足而导致模架回弹造成猛烈跳动而影响质量。
2、 预制构件采用平卧重叠法预制构件时, 重叠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3~4 层, 且要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 4. 90MPa 后, 方可继续浇注上层构件混凝土, 并应有隔离措施。
3、 滑膜施工浇注混凝土, 必须要有严密的施工方案、 严格的材料计量、 合理的控制滑升速度、 认真的测量监视、 科学的管理和检查。操作平台上的荷载必须按设计规定布置, 不得随意改动和增加。 操作平台上铺板要密实防滑。 操作平台上的荷载必须按设计规定布置, 不得随意改动和增加。 操作平台上铺板要密实防滑。 操作平台和吊篮四周必须满挂栓牢安全网。 平台护栏高度不得低于 1. 2m。 操作平台应保持整洁, 残留的混凝土、 拆下的模板和其他材料、 工具应加强清理。施工人员上、 下应有专门提升罐笼装置或专用行人坡道, 不准用临时直梯。 垂直提升装置必须设高度限位仪, 载人罐笼必须有安全抱闸。操作平台上、 起重卷扬机房、 信号控制点和测量观测点等之间的通讯指挥信号必须明显可靠。 滑模建筑物的临空面四周, 必须根据建筑高度设定警戒区域并有专人看守。 操作平台上要有接地保护, 防雷设施应不少于 3 处。 滑模施工期间应注意了 解气象情况, 做好预防措施,遇有雷雨大风应停止施工。
(四) 、 混凝土机具操作安全
1、 混凝土搅拌机
1) 先检查其传动离合器和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 钢丝绳有无损坏, 轨道滑轮是否良好,机器四周有无障碍以及各部位润滑状况, 然后进行空载试转升斗, 确认可靠后才可正式搅拌。
2) 操作人员应站在垫木平台上操作, 并佩戴防尘口 罩。
3) 操作时, 起落料斗要平稳, 当料斗降至接近地面时, 应稍停后再放至坑底。 料斗升起后, 严禁在料斗下方站人。
4) 搅拌机运转中, 严禁将工具、 硬物等伸入拌筒内。
5) 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在未全部卸出之前, 不得再向拌合筒内投入生料。
6) 在机器转动时人员不得进入机体后面滑到处从事清洗或挂钩,防止因操作不慎人体误触动离合器的操纵杆而导致料斗升起造成伤害。
7) 拌合筒中装满料时不应停转, 若遇突然停电再来电时, 不宜重载满负荷强行再启动, 以防启动电流过大烧坏电机, 应及时将拌合筒内的混凝土清除。
8) 人员进入筒内作业时, 外面必须要有专人监护并看好电源。
9) 检修搅拌机时, 必须将料斗用双挂钩固定牢靠并切断电源。每次搅拌完毕, 操作人员应将料斗放至地面或挂牢, 将全机里外清洗干净并断电锁闸。
2、 混凝土运输机具(车辆运输)
1) 应加强对车辆的制动、 转向机构、 轮胎气压的检查。
2) 车辆驶上浇注平台时, 必须听从指挥, 车辆重量不重超过平台承重规定, 以防坍塌事故。
3) 车辆倾倒混凝土时, 严禁图卸料省事、 冒险高速前靠或后退,造成驶进基坑或压伤操作人员。
4) 车辆卸料处应铺设好铁板, 加设车轮限位防护横档。
3、 泵送浇注混凝土
1) 混凝土泵(泵车) 应设置在作业棚内, 安装应稳定、 牢固。泵车未安设稳当前, 不得移动布料杆。 作业前, 应检查输送泵、 电气设备是否正常、 灵敏、 可靠。
2) 泵送前, 应检查管路、 管节、 管卡及密封圈的完好程度, 不得使用有破损、 裂纹、 变形和密封不合格的管件。
3) 混凝土泵在运转时发现故障, 应立即停机检查, 不得带病作业。
4) 混凝土输送泵车操作人员, 应熟悉和遵守泵车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定。
5) 拆卸管路接头前, 应把管内剩余压力排除干净, 防止管内存有压力而引起事故。
6) 在五级以上大风时, 泵车不得使用布料杆作业。
7) 作业结束采用空气清洗管道时, 操作人员不得靠近管道端部。
8) 冬季施工发生管道冻结时, 只准用热水加热泵管, 禁止用火烘烤。
9) 泵送时, 输送管下不得站人, 防止因脱扣造成高压喷料伤人。
10) 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 保持受料斗内存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形成阻塞。
11)发生混凝土堵管时, 可在被堵塞段管壁外侧用木棒敲击疏通,必要时应停泵拆卸接头进行处理; 禁止用 加大压力的办法来排除故障。
12) 若因停运或停泵时间超过规定时间而发生混凝土初凝、 离析现象时, 应停止泵送。
4、 混凝土振捣
1) 插入式振动棒
使用混凝土振动棒前, 必须将棒轴与电机连接紧固, 验证旋转方向与标志方向是否一致。 进行试转时, 不应将振动棒放在模板、 脚手架以及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上振动。 冬季因棒体冻结不易启振时, 可用微火缓烤棒体, 但不得使用烈火或沸水解冻。 振捣操作人员应穿绝缘胶靴、 戴绝缘手套, 湿手不要接触电机开关。 作业时应一人持棒振捣, 专人配合控制开关并监护电线。 振捣混凝土操作应快插慢拔, 插入混凝土中应将棒体上下微微抽动以捣制均匀。 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 30~1000px。 不要将棒的软轴部分沉陷入混凝土中, 振捣操作中软轴的弯曲半径不要小于 1250px。 还应防止钢筋卡夹棒体, 避免棒体碰触钢筋、 模板、 埋件、 芯管或空心胶囊, 一般棒体距离模板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 1/2。 连续分层浇筑混凝土时, 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一个整体, 棒端以插入下层 125px 深度为宜。 振捣操作中如发现脱轴、漏电时, 应立即停机检修。
2) 平板式振动器
使用 平板振动器时, 应先检查电机与振动板连接的螺栓是否紧固,导线是否固定可靠, 要保持机壳表面清洁和牵引拉绳绝缘干燥。平板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 在无筋或单层筋板构件中, 一般为 500px;在双层筋板构件中约为 300px。 因此, 往模板中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控制一次浇筑厚度。 两人操作应密切配合, 在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时间一般为 25~40s, 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止。 移动平板时, 应成排依次前进, 前后位置和排间应互相压接, 压接长度应有 3~125px。移动转向时, 不要用脚蹬踩电机。 振至构件边沿时, 要防止坠机砸人。后张法安全作业施工
1、 张拉现场尤其是张拉操作地点必须清楚一切障碍物, 并适当平整附近的场地, 以供张拉设备移动和张拉操作。
2、 张拉时, 构件两端不准站人, 并设置防护罩。 高压油泵应放在离构件端部的左右两侧; 旋紧锚固螺母时, 操作人员应站在预应力钢筋位置的侧面。 张拉完毕后, 稍等几分钟再拆卸张拉设备。
3、 对后张法来说, 在钢丝束的端头延长线 15m 及其两侧各 1. 5m内作为禁区, 设立明显标志, 并用带小旗的绳子围栏, 严禁非张拉人员进入。 张拉人员操作时须站于构件两侧, 严禁在应力筋的端部以及中间行走和操作。
4、 张拉设备必须定期校验和维修, 以保证张拉顺利进行。 在张拉中, 须随时注意不正常情况出现, 如遇张拉值和计算值相比过大、过小, 压力表指针回不到零, 张拉机械发生故障等时, 也停止张拉,待会同有关人员分析弄清情况, 排除故障并采取措施后, 方可继续进张拉。
5、 孔道灌浆时, 掌握喷嘴的人必须戴防护眼镜、 穿雨鞋、 戴手套; 喷嘴插入孔道后, 喷嘴后面的胶皮垫圈要压紧在孔洞上, 灰浆泵与胶皮管要连接牢固后才能开动, 堵灌浆孔时应站在孔的侧面, 以防灰浆喷出伤人。
6、 为保证预应力构件质量和安全生产,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 不予张拉:
①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不张拉。
②没有预应力筋出厂合格证明书的不张拉。
③准备工作不充分及安全措施未做好的不张拉。
④张拉钱交底不清, 要求不明确时不张拉。
⑤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张拉。
⑥预应力配套螺母、 螺杆不符合规格要求或太松、 太紧的不张拉。
⑦张拉过程中发现问题, 未查明原因, 并未采取措施的不张拉。
六、 梁、 板运输危险源健全措施
危险源: 机械伤害、 坍塌事故、 落物伤人
安全措施:
(一) 梁、 板运输一般要求
1、 所以参加运输的工作人员, 必须经过此项工作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2、 每车配备两名安全员负责行驶中的安全工作, 运输期间, 工作人员要严守操作规程, 服从指挥, 任何人不得酒后作业。
3、 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需配备工作服, 头戴安全帽, 脚穿胶底工作鞋。 信号指挥必须特别佩戴“信号指挥” 标志。
4、 梁、 板在运输过程中, 尾部和中间部位应加设明显的灯光标志。
5、 起重装卸人员, 必须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 工作人员按规定佩戴工作牌。
6、 各相关部门, 班组应对自己所用设备、 工具、 车辆进行全面的检修, 排除隐患。
7、 在计算选用主吊索时, 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5, 计算选用捆绑绳索时, 折减系数不小于 45%。
8、 吊车各参数的选用不大于其工作极限的 80%。
9、 运输道路沿线困难的危险地段需设置明显标志。
10、 在进出高速路之前和采取紧急制动以后, 必须对车辆的主要安全机件和重物捆绑绳索进行检查, 确认安全后, 方可行车。
11、所有运输车辆在高速路上的行驶速度, 时速不得超过 60km/h。
12、 吊车在吊重物时, 司机和随车机械师必须同时在场。
(二) 梁、 板运输与堆放安全要求
1、 构件运输前应根据其质量及外形尺寸选择适宜的运输车辆和吊装机械与专用工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预制混凝土梁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