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防范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4.5.5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各职能部门应按分工整理登记和保管好事故资料。
4.5.6 对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又不听劝阻的人员,或由于失职造成事故责任者,应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4.5.7 对蓄意制造事故,造成严重后果,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提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5.8 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个人,企业应予以表彰或奖励。
05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一个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考核的办法,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增强预防事故的能力,降低公司事故发生率。
2、范围:新员工、五新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岗位调动等人员教育、经常性教育。
3、职责:
a. 人力资源部、生产部、技术质量部、设备科、安全环保、车间。
b. 人力资源部:是安全教育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各类安全教育工作。
c. 生产部:负责督促车间开展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劳动纪律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
d. 质量部:负责督促车间开展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
e. 设备科:负责督促车间开展设备操作规程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
f. 安全环保科:负责厂级安全教育,督促车间开展二、三级安全教育和其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负责督促车间开展消防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
落实车间、班组级安全教育、岗位调动人员和经常性安全教育。:车间g.
4、程序
4.1新员工安全教育
4.1.1.新员工进公司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4.1.2五新作业人员调动及脱岗6个月以上者,要履行车间和班组安全教育;车间内部组与组之间工作调动,要履行班组级安全教育。
4.1.3公司级安全教育对新入厂的职工或调动工作的工人由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科等部门进行初步的教育。教育内容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它规定,本公司生产特点,企业内部特殊危险部位的介绍,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技术和安全职责、事故应急处理等。
4.1.4车间级安全教育指新职工或换岗的工人在分配到车间后,进行的第二级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内容为本车间生产概况,安全生产特点,车间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车间的危险部位、危险设备、紧急情况下安全处置及安全疏散等。
4.1.
5.班组级安全教育是对新到岗位的工人进行的上岗前安全教育,由工段、班长负责。内容为工段、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应知应会,岗位工种的工作性质、机具设备的安全操作法,岗位工艺规程,岗位事故案例及预防事故的措施、安全装置及个人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的性能、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措施和安全撒离路线等。
4.1.6 特种作业教育
a.特种作业指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其作业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厂内机动车辆、锅炉作业、压力容器操作、制冷操作等作业。
b.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政府机构或委托的企业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安全合格证后,方能独立操作。
4.1.7五新作业人员的教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药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汇编(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