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毕业设计

2009年第5期                            上海经济研究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

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

张应武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510275)

  内容摘要:利用2002年~2006年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本文估计了我国城市的最优规模和城市规模分布函数。研究表明:(1)从城市经济增长的角度,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最优规模为500万人左右,,在东部地区;(2)-比,还存在高位城市缺失的问题,、先发展大城市,: -规模法则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9)05-0031-008

一、引  言

  我国城市化道路应该以大城市建设为主,还是以中小城镇建设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界对这个问题就一直有所争论,但在政策层面,还是倾向于中小城镇建设。早在1980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就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而后,在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城市发展方针进一步确认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根据《城市规划法》,我国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20万人以上、少于20万人的城市。然而,国际经验证明,城市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规模收益、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较大的外部扩散效应(王小鲁、夏小林,1999)。可以说,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据计算,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在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也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

①支撑。2006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以6.4%的土地贡献了62.7%的GDP,而人

口规模在400万以上的13个最大城市贡献了城市经济总量的1/4。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方针使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累积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城镇体系的布局、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2)缺乏在全球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大都市;(3)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不足,现有城镇的要素集聚、辐射和带动力较差;(4)小城镇数收稿日期:2009-03-11②

  ①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没有包括拉萨。

②这13个城市分别是重庆、上海、背景、天津、广州、西安、南京、武汉、沈阳、成都、汕头、哈尔滨和杭州。其中除汕头外都为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如果加上其余七个副省级城市(大连、长春、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深圳),这20个城市占到地级以上城市GDP的45.71%。

—3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2068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