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和“放大了”的意思都是一样,即比原来多了几倍。如放大(了)2倍,新比例尺应该是原
比例尺×3。而“放大到”就是原比例尺直接相乘。如放大到2倍,新比例尺就是原比例尺×2。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2=1/5000,
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的缩小问题: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
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问题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
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
的1/9。
例题1 右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分析】与比例尺知识相关的一个原理是:相
同的图幅,比例尺越大,反映的范围越小。从
四幅图的经度和纬度的间隔,就能知道本图反
映范围的大小,A图是四图中图上经度间隔最
小,反映的范围最小,因此出例尺最大。
【答案】A
【点评】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可简单记忆为"大小规律",即:"大比例小范围\大范围小比例".
巩固练习1:
1.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2.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
A.甲图表示的实际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乙图更详细
3.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下述说法正
确的是( )
A.该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
B.该地图上与甲乙两地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也相差4小时
C.该地图比例尺比1:20000000地图的比例尺小
D.在1:25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的实际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
知识点2: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等高线:把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海拔高度:地面上各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高度),简称海拔,也叫绝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
处的数字均是海拔。
相对高度:地面上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海拔高度之差)。
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
⑴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即海岸线)作为零米,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
示,且图中所有等高线数字均指海拔高度,常用米作单位。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整(等高距)也相同。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
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均是封闭的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但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当然在一幅图上
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与地图(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