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贵州省情》)练习题——多选
多选
31.贵州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下列有:
A、赤水河
B、綦江D、乌江
32.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33.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列有:
A、梵净山
B、赤水桫椤D、威宁草海
3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35.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36.下列关于贵州的旅游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C、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D、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发展。
37.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38.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A、苗族C、水族D、畲族
39.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A、苗族
B、侗族
C、布依族
40.贵州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
A、生物
B、能源
C、矿产
D、旅游
41.截至2011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
A、铜仁(大兴)机场
B、安顺(黄果树)机场
C、荔波机场
42.下列哪些畜禽为贵州的优良品种()。
A、关岭黄牛
B、威宁绵羊
C、可乐猪
D、竹乡鸡
43.到2006年,贵州通过“两基”攻坚达标验收的4县(自治县)是(),使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100%。
A、威宁
B、赫章
C、紫云
D、望谟
44.贵州的医药制造业发展潜力大,特点鲜明,下列表现有:
A、黔药制造成为医药产业演进的主体。
B、大中型企业崛起成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体。
C、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药材供应的主体。
D、高新技术开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45.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
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46.在“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评出的“贵州十大名酒”下列有:
A、习酒
B、贵州醇D、鸭溪窖酒
47.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
A、化工产品
B、矿产品
C、机械电子产品
D、橡胶制品
48.遵义市杂技团曾经获得全国杂技大赛金奖的演出节目是:
C、《转台顶技》
D、《梅颂》
49.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50.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D、贵州黔西观音洞
51.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下列有:
B、民俗风情
C、城镇风貌
D、宗教文化
52.贵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探索符合贵州省情的发展道路,工业重点发展的消费品生产是:
C、卷烟
D、酿酒
53.贵州的电信业务目前主要有下列:
A、固定通信
B、移动通信
C、数据通信
D、图像通信
54.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A、伤残C、遭受灾害D、生活困难
54.“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
A、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
B、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
C、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
D、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55.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56.贵州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下列()河流上。
A、赤水河C、南盘江D、乌江
57.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
A、珠子参
B、三尖杉D、冬虫夏草
58.贵州烟草制品业形成了贵州特色鲜明的(),使贵州成为全国第八卷烟生产大省。
C、烟叶复烤业
D、卷烟制造业
59.贵州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B、黔金丝猴
C、黑颈鹤
D、华南虎
2 /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地域文化(《贵州省情》)练习题——多选(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