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贵州省情》)练习题——多选
多选
1.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
A、开发式 C、“造血”式
2.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3.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
A、老干妈辣椒C、牛头牌牛肉干
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A、毕节市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5.贵州的资源深加工工业主要有下列的()行业。
A、黑色冶金工业
B、有色金属工业
C、化学工业
D、建材工业
5.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贵州下列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是()。
A、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B、黔灵公园D、遵义会议会址
7.贵州产业形象鲜明、经营规模较大、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后劲明显的行业,主要是:
A、以西电东送等为标志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业
B、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C、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
D、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贵州饮料制造业以()为重点。
A、白酒制造业
B、制茶业
10.解放后,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
A、《苗族古歌》
B、《西南彝志》
C、《水书》
11.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
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C、用辨证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
A、农村C、农业D、农民
13.截至2011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有下列:
A、荔波D、赤水
14.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15.汉朝贵州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包括《尔雅注》作者、辞赋家和东汉教育家,他们分别是:
A、舍人
B、盛览
C、尹珍
1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有下列:
A、苗族
B、布依族
C、侗族
D、土家族
17.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18.根据贵州的多年气候状况,降水最多的地区是下列:
A、晴隆
B、丹寨
C、武陵山东南坡
19.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D、可持续发展战略
20.下列矿产中,贵州2011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
A、重晶石C、磷矿
21.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2.环境保护是指为使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不受(),能更适合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措施。
A、破坏
B、污染
23.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
A、赵以炯C、夏同龢
24.对于贵州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正确的描述是:
A、医疗防疫体系初步建立。
B、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农村卫生总体水平得到提高。
C、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新成就。
D、中医中药事业稳步发展。
25.贵州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下列有:
B、油菜籽D、茶叶
2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
27.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
A、乾嘉起义 D、咸同起义
28.民族节日是贵州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其中属于社交性节日的下列有:
A、姊妹节
B、查白歌节
29.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0.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表现形式包括下列:
A、石林
B、溶洞
C、瀑布
D、峡谷
1 /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地域文化(《贵州省情》)练习题——多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