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题库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 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 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 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的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1)图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 (2)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
(3)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指出其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说明洛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4)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 (5)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二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
答案 (1)重民生。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2)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强调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两者之间。 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3)自由平等,分权思想,议会政治,法治思想。?
洛克提出了分权说,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4)实行君主立宪是强国之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力量单薄;长期的君主专制统治,民主 思想影响有限。?
(5)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借鉴了西方启蒙思想。
第二部分 三年联考题汇编
2009年联考题
一、选择题
1.(2009北京冲刺)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题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