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异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核心技术与实现
的需求。
三、系统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目录管理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由若干资源节点组成,为了实现这些物理上分离的资源节点间进行松散耦合数据共享互访,引入目录管理系统,对系统内不同资源节点的资源目录的进行同步刷新和维护管理[21]。为了实现松散耦合数据共享和互访的功能,同时为了提供访问效率,对子机构的目录进行同步和刷新,另外在资源中心也维护着一个资源目录库,用来保存全局资源目录的信息。
从资源目录信息的获取角度看,目录维护模块要能获取各子机构的资源目录信息,以及资源目录信息的同步刷新信息[22];从资源目录的使用角度看,资源目录维护模块要提供强大多样的检索功能,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检索需求;从对资源目录的审核角度看,要提供良好的基于资源站点资质水平的审核机制和审核功能;从对资源目录的管理角度看,要提供基本用户管理、目录信息管理、策略管理以及统计信息的管理等功能[1]。资源目录管理模块并不需要单独实现管理一个资源检索模块,而是有机地、基于组件的方式直接应用基本功能子系统所提供的基于分类的导航浏览检索及基于外部特征和内容的强大检索功能模块,来实现对资源目录信息的检索使用[2]。
目录管理模块主要由目录服务系统的系统管理员使用或通过系统定义的策略定时调用,它主要完成目录系统的定时同步刷新、维护任务计划管理、同步策略管理、刷新事件管理、目录备份等功能。目录同步刷新是目录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功能,刷新策略可灵活定制,可以是手动或自动。目录维护系统会在规定的时间按预先选定的策略启动区资源目录管理模块,通过子机构的目录接口完成对其资源站点目录数据的更新。
2.分布式资源目录管理系统的查询设计
在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用户最为关心的是资源目录的更新和同步以及资源本身的调用时间。而在本系统中,由各区的网络体系结构不尽相同,资源的存放的内容和数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网络的带宽对目录管理系统进行查询的优化设计。为此,引入数据路由的概念。应用OSPF的核心算法SPF(Shortest Path First),建立数据路由。SPF算法将每一个路由器作为根来计算其到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每一个路由器根据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会计算出路由域的拓扑结构图,该结构图类似于一棵树,在SPF算法中,被称为最短路径树[3]。在OSPF路由协议中,最短路径树的树干长度,即OSPF路由器至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路由概念就是应用SPF算法的基本思想,建立各机构间的网络关系,从而实现用户对教学资源实体的快速获取,而此网络关系就类似于网络技术中的路由技术,因此称为数据路由。为实现对数据路由的控制,需建立数据路由表,如表1。
表1 数据路由表
对于目录服务器,目标是定期刷新数据路由表,以保证当网络状态的改变不影响用户的访问。
3.并发控制
教学资源具有容量大、数量多,索引信息较短、访问量高等特点,所以要存储如此海量的数据,需要高性能的海量存储器。然而教育部门的经费有限,因此为能在一定的价格内获得较好的访问速度和较高的存储容量,可利用层次存储技术,在各级资源中心构建分层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以达到高速并发访问效果。在本系统中,利用地址映象中的“全相联”与段页式管理中的“最久没有使用”替换算法的原理来实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分布式异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核心技术与实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