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电动机磁铁推辞。可通过快速旋转电动机时,测定电动机电枢电压是否正常。如电压低且发热,则说明电动机已退磁。应重新充磁。
⑤ 制动器失灵。当电动机带有制动器时,如电动机过热则应检查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活。 ⑥ CNC装置的有关印制线路板不良。
8. 电动机过载 引起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表4-17。 表4-17 伺服驱动系统过载报警综述表 警报内容 警报发生状况 可能原因 在接通控制电伺服单元故障 源时发生 处理措施 更换伺服单元 在伺服ON时发电动机配线异常(配线不良或修正电动机配线 生 连接不良) 编码器配线异常(配线不良或修正编码器配线 连接不良) 编码器有故障(反馈脉冲与转更换编码器 角不成比例变化,而有跳跃) 伺服单元故障 更换伺服单元 在输入指令时电动机配线异常(配线不良或修正电动机配线 过载(一般有连续最大伺服电动机不连接不良) 负载和瞬间最大负载) 旋转的情况下编码器配线异常(配线不良或修正编码器配线 发生 连接不良) 起动扭矩超过最大扭矩或者重新考虑负载条件、运负载有冲击现象;电动机振动行条件或者电动机容或抖动; 量 伺服单元故障 更换伺服单元 在通常运行时有效扭矩超过额定扭矩或者重新考虑负载条件、运发生 起动扭矩大幅度超过额定扭行条件或者电动机容矩 量 伺服单元存储盘温度过高 伺服单元故障 将工作温度下调 更换伺服单元 9. 伺服单元过电流报警 引起过流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下表4-18。
表4-18 伺服单元过电流报警综述 警报内容 警报发生状况 可能原因 处理措施 在接通控制电源时伺服驱动器的电路板与热开更换伺服驱动器 发生 关连接不良 伺服驱动器电路板故障 在接通接 线 错 U、V、W与地线连接错误 检查配线,正确连接 过电流(功率晶体管主电路误 地线缠在其他端子上 (IGBT)产生过电流)电源时电动机主电路用电缆的U、修正或更换电动机主或者散热片过热 发生或V、W与地线之间短路 电路用电缆 者在电电动机主电路用电缆的U、动机运V、W之间短路 行过程再生电阻配线错误 检查配线,正确连接
16
中产生过电流 伺服驱动器的U、V、W与更换伺服驱动器 地线之间短路 伺服驱动器故障(电流反馈电路、功率晶体管或者电路板故障) 伺服电动机的U、V、W与更换伺服单元 地线之间短路 伺服电动机的U、V、W之间短路 其 他 原 因 因负载转动惯量大并且高速更换伺服驱动器(减旋转,动态制动器停止,制少负载或者降低使用动电路故障 转速) 位置速度指令发生剧烈变化 重新评估指令值 负载是否过大,是否超出再重新考虑负载条件、生处理能力等 运行条件 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方法(方将伺服驱动器的环境向、与其他部分的间隔)不温度下降到55℃一下 适合 伺服驱动器的风扇停止转动 更换伺服驱动器 伺服驱动器故障 驱动器的IGBT损坏; 电动机与驱动器不匹配 最好是更换伺服驱动器 重新选配 10. 伺服单元过电压报警 引起过压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下表4-19。 表4-19 伺服单元过电压报警综述 警报内容 警报发生状况 可能原因 处理措施 更换伺服驱动器 将AC电源电压调节到正常范围 更换伺服驱动器 过电压(伺服驱动器内在接通控制电伺服驱动器电路板故障 部的主电路直流电压源时发生 超过其最大值限)*在在接通主电源AC电源电压过大 接通主电路电源时检时发生 测 伺服驱动器故障 在通常运行时检查AC电源电压(是否有过 发生 大的变化) 使用转速高,负载转动惯量过检查并调整负载条件、大(再生能力不足) 运行条件 内部或外接的再生放电电路最好是更换伺服驱动故障(包括接线断开或破损器 等) 伺服驱动器故障 更换伺服驱动器 在伺服电动机使用转速高,负载转动惯量过检查并重调整负载条减速时发生 大 件,运行条件 加减速时间过小,在降速过程调整加减速时间常数
17
中引起过电压。 11. 伺服单元欠电压报警 引起欠电压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表4-20。 表4-20 伺服单元欠电压报警综述 警报内容 警报发生状况 可能原因 在接通控制电伺服驱动器电路板故障 源时发生 电源容量太小 在接通主电路AC电源电压过低 电源时发生 伺服驱动器的保险丝熔断 处理措施 更换伺服驱动器 更换容量大的驱动电源 将AC电源电压调节到正常范围 更换保险丝 电压不足(伺服驱动器伺服ON信号提前有效 检查外部似能电路是内部的主电路直流电否短路 压低于其最小值限)在接通主电路电源时检伺服驱动器故障 更换伺服驱动器 测 在通常运行时AC电源电压低(是否有过大将AC电源电压调节到发生 的压降) 发生瞬时停电 电动机主电路用电缆短路 伺服电动机短路 伺服驱动器故障 整流器件损坏 正常范围 通过警报复位重新开始运行 修正或更换电动机主电路用电缆 更换伺服电动机 更换伺服驱动器 建议更换伺服驱动器 冲击电流限制电阻断线(电源更换伺服驱动器(确认电压是否异常,冲击电流限制电源电压,减少主电路电阻是否过载) ON/OFF的频度) 12. 位置偏差过大 引起此故障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表4-21。 表4-21 位置偏差过大报警综述 警报内容 警报发生状况 可能原因 在接通控制电位置偏差参数设得过小 源时发生 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 处理措施 重新设定正确参数 更换伺服单元 在高速旋转时伺服电动机的U、V、W的配修正电动机配线 发生 线不正常(缺线) 修正编码器配线 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 位置偏差过大 更换伺服单元 在发出位置指伺服电动机的U、V、W的配修正电动机配线 令时电动机不线不良 旋转的情况下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 更换伺服单元 发生 动作正常,但在伺服单元的增益调整不良 长指令时发生 位置指令脉冲的频率过高 上调速度环增益、位置环增益 缓慢降低位置指令频率 18
加入平滑功能 重新评估电子齿轮比 负载条件(扭矩、转动惯量)重新评估负载或者电与电动机规格不符 动机容量 例:某采用SIEMENS 810M的龙门加工中心,配套611A伺服驱动器,在X轴定位是,发
现X轴存在明显的位置“过冲”现象,最终定位位置正确,系统无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由于系统无报警,坐标轴定位正确,可以确认故障是由于伺服驱动器或系统调整不良引起的。
X轴位置“过冲”的实质是伺服进给系统存在超调。解决超调的方法有多种,如:减小加减速时间、提高速度环比例增益、降低速度环积分时间等等。
对本机床,通过提高驱动器的速度环比例增益,降低速度环积分时间后,位置超调消除。 13. 再生故障 引起此故障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表4-22。 表4-22 再生故障及排除综述 警报内容 再生再生异常 故障 警报发生状况 可能原因 处理措施 更换伺服单元 在接通控制电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 源时发生 在接通主电路6kw以上时未接再生电阻 连接再生电阻 电源时发生 检查再生电阻是否配线不良 修正外接再生电阻的配线 伺服单元故障(再生晶体管、更换伺服单元 电压检测部分故障) 在通常运行时检查再生电阻是否配线不良、修正外接再生电阻的发生 是否脱落 配线 再生电阻断线(再生能量是否更换再生电阻或者更过大) 换伺服单元(重新考虑负载、运行条件) 伺服单元故障(再生晶体管、更换伺服单元 电压检测部分故障) 再生过载 在接通控制电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 源时发生 在接通主电路电源电压超过270V 电源时发生 更换伺服单元 校正电压 在通常运行时再生能量过大(如放电电阻开重新选择再生电阻容发生(再生电阻路或阻值太大) 量或者重新考虑负载温度上升幅度处于连续再生状态 条件、运行条件 大) 在通常运行时参数设定的容量小于外接再校正用户参数的设定发生(再生电阻生电阻的容量(减速时间太值 温度上升幅度短) 小) 伺服单元故障 更换伺服单元 在伺服电动机再生能力过大 减速时发生 重新选择再生电阻容量或者重新考虑负载 19
条件、运行条件
14. 编码器出错 引起此故障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表4-23。 表4-23 编码器出错及排除 警报内容 警报发生状况 编码器电池警报 可能原因 电池连接不良、未连接 电池电压低于规定值 伺服单元故障 编码器出错 编码器故障 无A和 B相脉冲; 引线电缆短路或破损而引起通信错误; 客观条件 接地、屏蔽不良 处理好接地 15. 漂移补偿量过大的报警 引起此故障的通常原因及常规处理见表4-24。 表4-24 漂移补偿量过大的报警综述 警报内容 可能原因 连接不良 动力线连接不良、未连接 检测元件之间的连接不良 处理措施 正确连接动力线 正确连接反馈元件连接线 处理措施 正确连接电池 更换电池、重新起动 更换伺服单元 建议更换脉冲编码器 漂移补偿数控系统的相关CNC系统中有关漂移量补偿重新设置参数 量过大 参数设置错误 的参数设定错误引起的 硬件故障 速度控制单元的位置控制部更换此电路板或直接更换伺服分 单元 4.5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 4.5.1 进给伺服系统常见的故障及处理
1. 机床振动。指的是机床在移动式或停止时的振荡、运动时的爬行、正常加工过程中的运动不稳等等。故障可能是机械传动系统的原因,亦可能是伺服进给系统的调整与设定不当等等。
(1) 开停机时振荡的故障原因、检查和处理方法见下表4-23。 表4-23 机床振动的原因与检查、处理方法 项目 故障原因 1 2 3 4 位置控制系统参数设定错误 速度控制单元设定错误 反馈装置出错 电动机本身有故障 检查步骤 对照系统参数说明检查原因 措施 设定正确的参数 对照速度控制单元说明或根据机床正确设定速度控制厂提供的设定单检查设定 单元 反馈装置本身是否有故障 反馈装置连线是否正确 更换反馈装置 正确连接反馈线 用替换法,检查是否电动机有故障 如有故障,更换电动机 5 振动周期与进给速度成正比 若插补精度差,振动周期可能为位更换或维修不良部故障原因:机床、检测器、不良,置检测器信号周期的1或2倍;若分,调整或检测增插不精度差或检测增益设定太为连续振动,可能是检测增益设定益 高 太高。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数控进给故障与排除(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