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第 1 课次,总 17 课次 第一章 绪 论 章节名称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语言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Ⅴ );实验( );研讨( ); 法律诊所( );上机( ) 教学 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手段 1、了解法律文书的概念,区别法律文书与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 教学目的2、掌握法律文书不同于其他文书的特征; 要求 3、明确学习法律文书的意义; 4、了解法律文书的独特的语言特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一、法律文书的概念 法律文书是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狱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以及案件的当事人或律师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各种文书的总称。它具有如下特征: (1)法律文书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狱、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为处理案件而制作的,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均无权制作。 (2)法律文书必须依法制作。法律文书是根椐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作的。 (3)法律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有的文书具有明显的执行意义,如各类(包括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有的文书具有法律意义,如笔录起证据作用。 教学基本 内容纲要 二、法律文书的类别 1、 法律文书依制作的主体不同,分为公安机关文书、人民检察院文书、人民法院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事务文书等。 2、 依写作和表达方式不同,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三、法律文书的特点 1、主旨的鲜明性 所谓主旨就是制作文书的目的及文书的中心思想。主旨的鲜明性要求文书的目的明确单一,文书的中心思想也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或者让人产生岐义。 2、材料的客观性 首先,法律文书中所使用的案情事实材料必须客观真实,不能有半点虚假,既不能夸大缩小,更不能编造虚构。其次,在引证法律条款时要有针对性。 3、形式的程式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固定;二是有一部分文字采用程式化的行文,即程式化的用语。 四、法律文书的作用 法律文书是诉讼活动的必然产物,是诉讼活动的结论和文字凭证,法律文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工具; 2、诉讼活动的忠实记录; 3、衡量办案质量和考察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准; 4、法制宣传的有力武器。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语言特征 一、准确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一)准确地选用词语 1、所用词语的含义必须确切、单一; 2、限界的划分要明确; 3、重视对近义词的选择 (二)句式的恰当运用和整个文意的正确表达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讲授与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说明法律文书的作用。 设计 作业讨论辅导 1、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是什么? 2、简述法律文书的语言特征? 1、法律文书学,卓朝君,邓晓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参考资料 2、法律文书研究,熊先决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法律文书写作与训练,马宏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法律文书的一些基本知识。 法律文书的语言特征
注:教案按课次填写,每课次原则上均应填写一份,各课次构成完整的教案。
周次 第 2 课次,总 17 课次 第一章 绪论 章节名称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语言特征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Ⅴ );实验( );研讨( ); 教学 2 法律诊所( );上机( ) 授课方法讲授 手段 教学目的1、继续了解法律文书的语言特征; 要求 2、掌握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语言特征 二、具体与简明相容 (一)叙述事实,重在叙述关键的情节 时数 (二)论证理由,重在剖析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事实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三、平实与生动的结合 (一)使用涵义实在而具体的词语 (二)使用淡雅、规范的词语 四、严谨与周密的融合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 一、叙事清楚 (一)写清关键性情节 (二)突出争执焦点 (三)因果关系必须交代清楚 (四)认定事实要分析说明证据 二、说理充分 (一)论证理由要加强分析 (二)适用法律准确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通过实例来让学生了解文书的写作要求。 设计 举出一些正确的和错误的例子,让学生辨别、改错。 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 作业讨论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辅导 1、法律文书学,卓朝君,邓晓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参考资料 2、法律文书研究,熊先决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法律文书写作与训练,马宏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课后小结 本章是绪论,通过讲授学生要明确法律文书概念和作用; 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
注:教案按课次填写,每课次原则上均应填写一份,各课次构成完整的教案。
周次 章节名称 第 3 课次,总 17 课次 第二章 诉状类文书 第一节 起诉状 课堂讲授(Ⅴ );实验( );研讨( ); 法律诊所( );上机( ) 教学 时数 2 授课方式 授课方法讲授与实例分析 手段 教学目的掌握起诉状包括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刑事自诉状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写法。 要求 第二章 诉状类文书 第一节 起诉状 一、起诉状的概念、类别、作用 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状。起诉状分为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和刑事自诉状。起诉状在诉状类文书中又是最重要的。 律师代写起诉状一方面有助于委托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助于人民法院了解案情,从而及时、公正地处理案件。 二、起诉状的格式与写作方法 (一)首部的写法 (二)正文的写法 这一部分是起诉状的核心部分,是法院能否受理和原告能否胜诉的关键。其目的和任务是叙述说明提出诉讼请求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事实和理由”二者密切关联,相互渗透,彼此呼应,而又各有相对的独立性。 1、事实的写法 (1) 事实的写作要点,一要抓住关键或主要情节;二要围绕诉讼请求。 (2) 事实部分包含的内容: 教学基本民事起诉状应当着重写清楚与被告人发生纠纷的起因、经过、争执点或主要分歧。 内容纲要 刑事自诉状应写清楚犯罪时间、地点、犯罪动机、目的、手段、主要犯罪行为实施过程、危害结果等要素。 行政起诉状的事实部分应写明以下几点:? 原告一方引起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项;?经哪一个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经过的情况,具体行政行为的详细内容;? 原告对具体行政行为曾否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否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若改变了,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2、理由的写法 一般分作三个层次:? 对被告侵权事实进行概括、归纳(突出侵权主要行为及侵害结果),使案情与分析衔接呼应;? 依据有关实体法、法规、政策等,联系上述事实,指明被告行为的违法侵权性质,原告的正当权益应该受到保护;? 提出诉讼请求,并援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作为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三)尾部的写法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1、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了解起诉状的格式; 2、通过讲解了解起诉状的写作方法; 3、通过实例明确起诉状的写作技巧。 各类起诉状理由的写法 作业讨论让学生根据案情材料制作一份民事起诉状。 辅导 1、 1、法律文书写作与训练,马宏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2005年8月版 3、 2、法律文书格式与写作技巧,程滔主编,方正出版社, 4、 2003年2月 参考资料 5、 3、中国律师文书范本,宁致远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6、 1999年7月 7、 4、实用律师业务文书,刘金华著,中国检察出版社, 8、 1996年5月 课后小结 通过多媒体、讲授、案例让学生掌握各种起诉状的写法。
注:教案按课次填写,每课次原则上均应填写一份,各课次构成完整的教案。
周次 章节名称 第 4 课次,总 17 课次 第二章 诉状类文书 第二节 答辩状和反诉状 课堂讲授( Ⅴ );实验( );研讨( ); 法律诊所( );上机( ) 教学 时数 2 授课方式 授课方法讲授与实例分析 手段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了解答辩状、反诉状的格式; 2、通过讲解了解答辩状、反诉状的写作方法; 3、通过实例明确答辩状、反诉状的写作技巧。 第二节 答辩状与反诉状 教学基本 内容纲要 一、答辩状的概述和写作方法 (一)答辩状的概念、类别 答辩状是指民事、行政、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人、被上诉人或被申诉人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或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法律文书写作课程文档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