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铁铝合金端部件牵引梁焊接缺陷的控制方
法
单位:株洲联诚地铁 姓名:唐新明
摘要:焊接是安装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序,焊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类型的焊接缺陷。焊接缺陷的存在会直接危及整个结构的质量。因此,将焊接接头缺陷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是焊接操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常见的焊接缺陷主要有外部缺陷、内部缺陷及焊接缺陷等。
下面,就以我公司端部件车间牵引梁的缺陷为例,对牵引梁在组焊时出现的焊接缺陷予以介绍。
关键词:不锈钢夹杂物 焊缝气孔 球状未熔合 一、前言
牵引梁是端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焊缝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端部结构质量。从2012年6月份以来牵引梁型材组焊(10DV)焊缝批量出现夹杂、未熔合、气孔等缺陷,焊缝合格率严重偏低,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端部结构生产进程。鉴于此问题的严重性,在事业部相关部门协同下组成了牵引梁焊缝质量攻关小组,对牵引梁焊缝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攻关。
、
①、 操作人员:张敏、彭俊、唐新明、胡国辉 ②、试验地点:出口车间、地铁机器人施焊区; ③、试验时环境湿度:59.5%~64.5%RH;
④、焊接设备:部件二班手工焊机HJ-046、015、016,IGM机器人、ABB机器人;
⑤、焊接垫板:型材用不锈钢垫板、翼板用永久垫、陶瓷垫。 1、问题归结:
牵引梁10DV焊缝经拍片(RT)检测批量不合格,主要缺陷为焊缝存在夹杂、未熔合和气孔超标(焊缝中气孔的分布面积超过3%)。 2. 问题分析
2.1 焊缝夹杂
①、焊缝中的夹杂主要为不锈钢夹杂,集中于起弧端,牵引梁焊缝正面打底时,背面需要加不锈钢焊接垫板,由于起弧的电流比正常的焊接电流大50%,起弧端仅距牵引梁端边过近,距离只有0∽20mm,起弧时由于热量过大,将不锈钢焊接垫板融化渗入铝合金熔池中形成夹杂,同事进行背面清根操作时,清根深度为10∽11mm,缺陷未完全清除,进行渗透(PT)检测时操作不规范,未能发现夹杂,致使夹杂残留于焊缝中。
②、不锈钢夹杂物形成后,最重要的掌握在清根方法上,如清根不到位,PT也无法显像出来,焊接完成产品RT显示如图1所示,但这种缺陷用UT无法检测出来。
2.2 焊缝中存在气孔:
①、近段时间株洲的天气较潮湿,牵引梁型材存放的区域无法控制温度,表面粘附有水气,焊前预热时间不够,水分未完全蒸发,焊接时产生气孔;
②、引弧板表面未进行抛光,预热温度过低;
③、牵引梁焊接区域离大门过近,大门打开过于频繁,造成内外空气对流,导致牵引梁焊接区域的湿度超过焊接允许的湿度; ④、空调压缩机2台处于修理状态,空调系统无法有效的控制厂房的温、湿度;
⑤、焊接设备如送丝软管、导电嘴的表面不清洁,保护气体流量不够;如图2
2.3 未熔合
①、操作者在焊接翼板时,在焊道中间部位停弧,尾端间隙过小,造成未焊透;焊接中因飞溅形成的焊瘤球总停留在熔池前端,间隙过小飞溅球不能前行而熔在焊缝金属内造成半圆形的未熔合。
②、牵引梁型材在装配时,装配间隙大小不一,再加上焊工焊接完一道焊缝后,钳工没对焊缝中凸起或咬边的地方进行打磨,随后焊工一次性焊接完这是导致焊缝产生未熔合的次要原因。如图1所示:
3. 解决办法 1、焊缝夹杂
①、为了防止夹不锈钢:1、装配间隙不能太大,控制在3∽4mm,间隙超过4mm后焊接时无法做到推动熔池往前走,弧柱会直击到不锈钢焊接垫板上,使部份不锈钢垫板熔化,造成钝边两侧形成铝合金和不锈钢的混合物,两条混合物相隔6mm∽7mm;
②、预热温度不能太高(≥120℃)(L358),采用不锈钢做焊接垫板的时候,如果预热温度过高,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约为不锈钢的两倍,焊接时操作失误(带动熔池金属使其覆盖在不锈钢焊接垫板上,而不是电弧直击在焊接垫板上),使大量的热量直击在不锈钢垫板上,大量的铝金属和不锈钢金属混合在一起,在冷却过程中收缩的不一至,可能会使焊缝开裂。
③、牵引梁加垫板焊接完后,清根处理非常重要,要准确的去除夹有杂质的焊缝,沿打底焊缝的熔合线往母材方向两侧各清铣2mm,横向清根相对深度方向的清根更为重要,只要熔合线上的夹杂物清理干净,最后清根深度只要控制在12∽14mm间焊接的焊缝基本合格。
2、焊缝中存在气孔:
①、针对近段时间株洲的天气较潮湿,牵引梁型材存放的区域无法控制温度,表面粘附有水气。焊接前对≥8mm厚的焊缝进行预热, 预热温度控制在80℃--120℃。
②、引弧板点焊前进行清洗、抛光,抛光区离焊缝不少于2cm。
③、焊接区域内不能有无穿堂风。
④、焊接现场环境控制,温度不低于5℃、湿度不能超过65%,温度和湿度超标时应立即停止焊接,严禁动焊。
⑤、气体流量控制在18-25之间,新换的气体先放掉一点。 3、未熔合
①、焊接翼板时更改焊接工艺顺序,起弧位于中点,由中间向两侧焊接,保证两端的焊接质量,中间部位会机加工去除。
②、牵引梁型材在装配时,装配间隙起弧端控制在1.5到2mm之间,收弧端控制在2mm到2.5mm之间。焊工焊接完一道焊缝后,钳工没对焊缝中凸起或咬边的地方进行打磨,方可进行下一道焊接。
综合措施
3.1请工艺现场技术员对牵引梁组焊工装进行改造,便于工人装配和焊工进行焊接操作;
3.2焊接监理、技术员现场指导及监控员工的清根操作,清根深度为12mm,PT检测确认无缺陷进入下道组焊工序;
3.3 由大部件二班班长负责卷闸门的关闭,规定每天下午16:00打开卷闸门进行统一领气,其余时间不得打开卷闸门; 3.4 操作员焊前加强焊接设备的清理,包括对送丝软管、导电嘴的清理,焊接监理将此项点纳入日常巡查项点;
3.5将牵引梁型材的焊缝由机器人焊接改为手工MIG焊焊接; 3.6 对所有牵引梁翼板焊接采用手工打底、机器人填充、盖面。 4. 改进结果
4.1已完成对牵引梁型组焊工装进行改造,增加了机器人的行程,引收弧可达到30mm;
4.2 牵引梁型材背面焊缝清根后,用焊缝高度尺检测,清根深度达到12∽14mm后,再进行PT检测,无缺陷后进行后续焊接;
4.3已对卷闸门贴好标识“禁止随意开门”,由大部件二班班长负责卷闸门的开关,规定每日16:00开门进行领气,领气后立即关门;
4.4 所有的牵引梁型材焊缝采用了中间向两头焊接的焊接顺序,如取一端的(除马车外)可由F6A(起弧)作直线焊接到F6B(收弧),取收弧端。
4.5 针对牵引梁翼板手工打底焊后,因焊接速度造成的焊缝出现沟槽,影响自动焊填充,形成全线或部分未融合现象,采取在手工焊打底后,用铣枪将焊缝全线修磨平整,再用机器人填充、盖面。
4.6操作员工每天早上焊前对送丝软管、导电嘴的清理,焊接监理每日对此项点进行检查;
总结:经过上述措施实施后,牵引梁焊缝的焊接缺陷明显减少,拍片检测如下:
攻关(6月17日)前后牵引梁型材焊缝的合格率对比:
时段 6.1∽6.10 6.11∽6.16 6.17∽6.30 6.1∽6.30 7.1∽7.合格数 44 14 48 106 157 不合格数 16 1 7 24 13 总数量 60 15 55 130 170 合格率 73.33% 93.33% 87.27% 81.53% 92.35%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质量攻关,总结了一些惯性、批量、重大的质量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工艺文件对关键项点规定不够明确,对操作的指导性不够;(二)、过程控制不到位,批量、反复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控制;(三)对员工的技能、质量意识培训不到位,员工对产品的重要性认识较模糊;(四)现场操作对环境要求很高,但我事业部在达到恒温状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遇到天气不好时,湿度往往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焊接质量,影响生产进度。
针对此次牵
参考文献:
1、《EN15085焊接体系标准》
2、《焊接工艺》 3、《焊接结构生产》 4、《高级焊工技能培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地铁铝合金端部件牵引梁焊接缺陷 排好版的11(1)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