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摘要
目前本科大学中,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本身对教师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而评定的方面则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等;2、教师讲课,对学生的辅导以及答疑等;3、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以及批改等。而评本科教学课时费均由学校统一管理,教务处对课时数和课时费的判定,然后由财务对教师所应得的费用进行发放。而对于教师的课时费问题则是根据教师的工作量来核定。教师的工作量不仅包括所上的课时数,还要考虑所教的班级数,上课性质的不同而导致的工作量的增加以及最后考试以及答辩的时候要批改试卷等所增加的工作量。本文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该计算办法将充分体现按劳取酬的原则,要求教师严格保质保量完成所分配的教学任务,并根据完成的教学量来计算工作量给予薪酬。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计算教师的工作量。1.理论教学工作量的计算。2.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3.辅助教学工作量。4.其他各种会增加教师工作量的情况的计算。
最后通过实际的应用,根据某大学的某位老师的课程表,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老师的工作量进行计算,最后根据自己设的基数来确定老师最后所得。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可用。
关键词
课时数 工作量 课程系数 计算方法
1
一、引言
为提高本科对教师工资的管理,充分调动统招本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本科学院就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定来计算教学工作量。学校里每位老师的学历不同,所讲授的课程不同,所上的时间也是不同的。那么,要真正实现按劳取酬,公平的发放工资,就按照教师的工作量来计算教师应得的费用。教师课时费能够按照工作量的多少、工作责任的大小、教学难易的程度,逐步的适当拉开档次。这样也能更加激励每位老师,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的努力及认真。本文建立课时费模型对教师课时量进行计算,不仅要考虑到教师上课时间的多少,还要考虑听课的人数、考试等对教师工作量的增加。
二、计算方法
Q—教学工作量 H—计划学时 Z—计划周数 K—系数 N—学生人数 M—班级数 n—指导教师人数 P-课程数 D—答辩天数
(一)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Q=H×K1×K2×K3
理论上教学的工作量应该根据教师所上学时数的多少,课程的类型系数,授课全班系数,以及复班系数决定。其中所上学时数是指教师上了多少节课,将每四十五分钟算一节课,即一个学时。课程类型系数则是根据是否为专业课,以及课程对此专业的影响以及重要的程度来划分。可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型,即专业课,基础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全校公共选修课,由于课程类型的不同,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水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2
根据课程的设定,以及重要程度,可以设专业课的系数为1.1,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全校公共选修课的系数均为1。授课全班的系数则是指该名老师课的班级数。一般一门课所上的班级有单班,双班,三班,四个及以上合班这几类。由于班级增多了,就会使教师的管理力度加大,而且平时作业的批改,考勤提问等都加大了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可以设单班的系数为1,双班的系数为1.2,三班的系数为1.5,四个及以上合班的系数为1.8。重复班系数是指教师教同一门课程,同一节课得重复给不同的班级讲,这时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则可设重复一次为0.8,重复两遍为0.6,重复三次及以上为0.5。
(二)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1.实验课 (1)理工科实验
Q=H×N×K
理工科实验包括计算机软件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计算机软件实验要求每人一台电脑,对于每个同学要达到课程目标,完成所要求要做到的实验,教师需要做到对每个同学的教导和管理.有一定的工作量。物理、化学等实验,则可要求两三人为一组来做实验,每组人数越少所需的实验器材数量越多,若此时仪器设备台套数低于10套时,学生就得轮流来做这个实验,这样教师要完成他们的教学目标,让每个人都完成实验的工作量就越大,这个时候的K值就应该上调0.01。对于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课程,教师不仅要涉及到理论教学还要涉及到实践教学,实验工作量就增加了至少20%,相应的系数也应该增加。一切生化类实验,教师要提前制备好实验所需要的试剂,这样就使得教师的工作
3
量加大20%。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设计算机软件实验系数为0.02;其它实验1人一组的系数为0.025、2人一组的系数为0.020、3人及以上一组的系数为0.015。
(2)其他实训(课程中包含的实训环节) Q=H×K
其他实训是教师带领一个班或两个以上的班级到户外实践训练,一般实训需要半天或是一天的时间,分别算作四个课时和八个课时。户外实训对教师的组织,领导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人数越多,教师的工作量越大,室内的实训比较好管理和组织,因此,户外的实训应比室内的实训工作量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相应的系数也应该增加。
由此可以将户外实训的系数设为单班1,双班1.2,三班合班为1.4,四个班以上合班为1.6,室内实训的系数设为单班0.8,双班为1,三班合班为1.2,四个及以上合班为1.4。 2.课程设计
Q=K×Z×N
课程设计是教师传授学生某项实践或者软件的应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一软件的应用而让学生自己研究某一课题,然后应用这一软件完成操作,并以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一般课程设计的实践为一周或两周,并且只在每天的上午或者下午进行授课,通常为单班授课。
根据文理科课程设计内容的不同,理工科的课程设计一般操作较多而且比较复杂,教师需要辅导内容、所要耗费的精力比较多,因此将其系数定为0.4。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