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除注明外,均不含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生活用水定额为每人每班40~60L。 3、医疗建筑用水中已含医疗用水。 4、空调用水应另计。
(三)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计算:
1、 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计算:
1 ) 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按(1)式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omKhUO?(%) (1)
0.2?Ng?T?3600式中 u。——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o——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按表15-4取用, m——每户用水人数;
Kh——小时变化系数,按表3.1.9取用; Ng——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T——用水时数(h);
0.2——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2 )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按(2)式计算得出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
U?1??c(Ng?1)0.49Ng(%) (2)
式中 U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αc——对应于不同U。的系数,查附录C中表C(规范GB500015-2003附录);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3 )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按(3)式计算得出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
qg?0.2?U?Ng(L/s) (3)
式中 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注:① 为了计算快速、方便,在计算出Uo后,即可根据计算管段的Ng值从规范附录D的计算表中直接查得给水设计秒流量。该表可用内插法。
② 当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超过表D中的最大值时,其流量应取最大用水时平均秒流
量,即qg=0.2UoNg。
③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不同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的给水支管的给水干管,该管段的最大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按(4)式计算:
?UoiNgi UO? (4)
?Ngi式中UO—— 给水干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Uoi—— 支管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Ngi—— 相应支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2、 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客运站、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g?0.2?Ng(L/s)
(5)
式中 qg—— 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g——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注:① 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② 如计算值大于该管段上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时,应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采用。
③ 有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管段,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当量均以0.5计,
计算得到的Qg附加1.10L/s的流量后,为该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 ④ 综合楼建筑的α值应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以加权平均法确定总引入管的α值 α=(α1N1+α2N2+?+αnNn)/ΣN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值(α值) 11-6
建 筑 物 名 称 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 门诊部、诊疗所 办公楼、商场 学 校 医院、疗养院、休养所 α 值 1.2 1.4 1.5 1.8 2.0 集体宿舍、旅馆、招待所、宾馆 客运站、会展中心、公共厕所
2.5 3.O 3、 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职工食堂或营业餐馆的厨房、体育场馆运动员休息室、剧院的化装间、普通理化实验室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 应按下式计算: qg??qoNob(L/s) (6)
式中 qg—— 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q0—— 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 (L/s) ; N0—— 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应按规范表3.6.4—1~表3.6.4—3采用。
注:① 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② 大便器自闭式冲洗阀应单列计算,当单列计算值小于1.2L/s时,以1.2L/s计,大于
1.2L/s时,以计算值计。
11.2.3.2管网水力计算 ㈠计算内容
建筑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内容:确定给水管网各管段的管径;计算水头损失,复合水压是否满足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要求;选定加压装置及设置高度。
㈡水力计算步骤与方法
① 根据初定给水方式,绘制轴测图,选择最不利点,确定计算管路。
② 以流量变化处为节点,进行节点编号,划分计算管段,并将设计管段长度列于水力计算表中。 ③ 选定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公式
④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1.85?4.871.85i?105Chdjqg
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dj——管道计算内径(m); qg——给水设计流量(m/s); Ch——海澄—威廉系数。
各种塑料管、内衬(涂)塑管Ch =140; 铜管、不锈钢管Ch =130;
3
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h =130;普通钢管、铸铁管Ch =100。
生活给水管道的配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宜按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管(配)件当量长度法计算。当管道的管(配)件当量长度资料不足时,可按下列管件的连接状况,按管网的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取值: 1) 管(配)件内径与管道内径一致,采用三通分水时,取25%~3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15%~20%。
2) 管(配)件内径略大于管道内径,采用三通分水时,取50%~6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0%~35%。
3) 管(配)件内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管(配)件的插口插入管口内连接,采用三通分水时,取70%~8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5%—40%。
注:附录B为螺纹接口的阀门及管件的摩阻损失当量长度表。 附录B见规范 GB50015-2003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表 11-7
公称直径(mm)
水流速度(m/s)
高层建筑对噪声有严格要求时,流速还要适当降低;干管、立管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8~1.0m/s;支管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6~0.8m/s。
⑥计算给水管网总水头损失。
总水头损失为给水管网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⑦选择水表,计算水表水头损失。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时,采用旋翼式水表;当通过流量变化幅度很大时,采用复式水表。
当用水均匀时,按设计秒流量不超过水表的额定流量来决定水表的公称直径。当设计对象为生活-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时,应加上消防流量复核,使其总流量不超过水表的最大流量限量。
当生活用水为不均匀用水,且其连续高峰负荷每昼夜不超过2~3h时,设计中可按设计秒流量不大于水表最大流量决定水表公称直径。同时按表11-8规定复核水表的水力损失。
表11-8 按最大小时流量选用时的允许水头损失值 (单位:KPa) 表型 旋翼式 螺翼式 正常用水时 <25 <13 消防时 <50 <30 ≤1.0 ≤1.2 ≤1.5 ≤1.8 15~20 25~40 50~70 ≥80 水表的水头损失,应按选用产品所给定的压力损失值计算。在未确定具体产品时,可按下列情况取用: 1) 住宅入户管上的水表,宜取0.01MPa; 。
2 ) 建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的水表,在生活用水工况时,宜取 0.03MPa;在校核消防工况时,宜取0.05MPa。
水表口径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水表口径宜与给水管道接口管径一致;
2) 用水量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给水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常用流量; 3) 用水量不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过载流量;
4) 在消防时除生活用水外尚需通过消防流量的水表,应以生活用水的设计流量叠加消防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流量不应大于水表的过载流量。 水流通过水表产生的水头损失:
2QB (11-10) HB?KB22QmaxQmaxKB? 或 KB?
10010式中,HB为水流通过水表产生的水头损失,KPa;Qmax为水表的最大流量,m/h;QB为通过水表的设计秒流量,m/h;KB为水表的特征系数;10为螺翼式水表通过最大流量时的水表水头损失,KPa;100为旋翼式水表通过最大流量时的水表水头损失,KPa。
⑧确定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
H=10H1+H2+H3+H4+H5 (11-11)
式中,H为建筑给水引入管前所需水压,KPa;H1为最不利配水点与引入管的标高差,m;H2为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KPa;H3为水表的水头损失,KPa;H4为最不利点配水点所需流出水头,KPa;H5为富裕水头,一般按20KPa计。
⑨根据服务水头与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H校核初定的给水方式。 (三)生活水泵的选择 1、流量
在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中,无水箱调节时,水泵流量按设计秒流量确定;有水箱调节时,水泵流量可按最大时流量确定。若水箱容积大,并且用水量均匀,则水泵流量可按平均时流量确定。
2、扬程
水泵与室外给水管网间接连接,从水池抽水时,按下式确定:
Hb≥H1+H2+H3 (11-12)
3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自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