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时必须设置安全网,防止施工时上面的岩石不稳定在受震动的情况下掉下来。安全网尽量设置够宽、够高保证下面工人施工安全。
3、提升装置在底部设置硬性装置,防止在提升过程中由于负荷过重或则是机器本身故障突然滑落对工人造成伤害。索道顶部必须固定在稳定的坡面上,不得固定在松土或不稳定的基岩上。有必要在轨道中间多增加几根斜拉杆保证在提升过程中的安全。
3、脚手架的打设间距必须控制在1.5m以内,必须要增加剪刀撑,且底部脚手架必须要落在坚硬稳固的石头上。
4、搭设在脚手架上面的木板必须要固定住,防止在雨天打滑对工人造成意外伤害。
5、脚手架扣件在搭设时必须要拧紧,保证工人站在上面施工时安全。 ㈡、工人施工时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1、上班前必须要穿胶鞋。
2、安全绳必须要吊在最顶上,且建立在与脚手架之外的稳固体系上。 3、上班前必须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和安全绳。 4、根据现场情况设置简易便道,便于施工。 ㈢、项目的采取的安全措施及处罚措施
1、每天去工地检查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脚手架、安全帽、安全绳、提升设备、安全网等。
2.严格施工存在违反安全操作的严格执行罚款制度。
3、对于不带安全帽的每次罚款100元,扣件不拧紧的每处200元,并对工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4、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六、安全生产预防措施
㈠、危险源的综合预防与控制措施
1、对重大危险源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10
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
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㈡、主要危险源安全预防措施
1、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工程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进行维修和安装。
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规程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使用中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
11
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2、预防坍塌和滑坡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防止高边坡开挖出现坍塌和滑坡事故,对施工开挖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等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对地质有出入的应联系设计部门进行相应设计修改。
高边坡监测:用于稳定性监测的位移边桩设置一般纵向每隔50-100米左右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对于一些特殊可酌情增设观测断面。
路堑高边坡监测: 监控内容 地表监测 裂缝监控 标桩、直尺 观测裂缝发展情况 监控地下岩体位移,证实和确定正在发生位 地下位移监控 钻孔斜测仪 移的构造物特征,确定潜在滑动面深度,判 断主滑方向。必要时采用。 地下水位监控 人工测量 斜测仪、分层 支挡结构变形、应力 沉降仪、压力 盒、钢筋应力计 观测地下水变化与降雨关系,评定边坡排水 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采用。 支挡构造物岩土体的变形观测,支挡构造物 与岩土体间接触压力观测。必要时采用。 水平位移监控 垂直变形监控 监测方法 全站仪 水准仪 监测目的 观测地表位移、变形发展情况 预应力锚固监控:由于预应力锚固工程属于岩土隐蔽工程,影响锚固效果的因素很多,在设计时很难将岩土性质等情况全部了解清楚,因此预应力锚固工程应对预应力锚索(杆)的工作情况和锚固效果应进行施工期和永久运营期的原位监测。
预应力锚固工程原位监测: 预应力锚索 工作监控 施工阶段 监控内容 锚索材料 锚固对象
使用仪器 测力计、压力传 感器、压力盒 监测项目 锚索张拉力、伸长值、预应力损失 被锚固体的位移和变形 锚措的工作状 态、施工质量 加固效果 12
加强滑坡的监测监控,对点位有变化应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 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及时将观测结果上报监理、业主和设计院。应会同监理、业主和设计部门分析滑坡产生的原因和确定具体处理方法。待按照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完毕,经再次观察坡面无异动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开始路基的挖方施工。
充分考虑季节性气候对高边坡施工的影响,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 所有高边坡的施工必须提前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严格执行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对不稳定的边坡采取开挖和防护相结合,避免开挖边坡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 如有地下水出现,应将地下水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 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是爆破施工,必须严加控制,严禁大药量爆破,并按照要求做好各种飞石防护措施。
严格实行奖罚制度,对违反高边坡施工安全的各种行为严加惩处。 3、爆破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施工组织
本项目采用专业作业法施工。即专业班组专职从事爆破作业工作, 负责钻眼、清孔、装药、连线、爆破、处理瞎炮和哑炮。
建立以项目部为指导的爆破作业指挥部。爆破总负责为项目部经理,各工区负责人为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工区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和爆破专业安全员。
②、施工管理
爆破作业器材的进、领、用,按照与协作方签订的《爆破作业安全协议书》规定管理范围执行。多余的爆破材料在当班施工完成后,由协作方人员回收,严格登记手续,避免爆破器材流入社会。 安排好作业时间,爆破时将爆破时间告示于周围居民。
爆破总负责人负责施工组织、人员调配、生产安排,并对安全、生
13
产负全责。
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布置检查爆破警戒。 ③、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爆破技术要求施工,针对不同的岩层、列隙和周围情况,确定不同的爆破方案。爆破药量根据实际爆破效果逐步进行调整。 在离周围房屋比较近的爆破区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放飞石措施。 爆破在装药时,应特别注意防漏电,在装药前所有的电器设备应切断电源。在装药时,雷管的脚线应短接,连接爆破母线时应保证接头良好的绝缘性,严禁拖地接触泥水,雷雨天气应停止爆破作业。 盲炮的处理:
在爆破作业完成后,检查人员应到工作面检查盲炮情况,并及时按爆破作业规程进行处理。另外在清查时发现盲炮,应及时报告项目部安排专业人员处理,禁止非专业人员私下处理。 4、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
根据国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电气设备应根据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 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m。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
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路基土石方高边坡防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