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草原、京津风沙源区、河西走廊、阴山北部、河套平原、宁夏中部等区域,面积为44.1万平方公里。

洪水调蓄:洪水调蓄重要性评价主要考虑湖泊、沼泽等生态系统具有滞纳洪水、调节洪峰的能力与作用。全国防洪蓄洪重要区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一、二级河流下游蓄洪区,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中下游的湖泊湿地等,主要有洞庭湖、鄱阳湖、江汉湖群,以及洪泽湖等湖泊湿地。

产品提供:产品提供功能主要是指提供粮食、油料、肉、奶、水产品、棉花、木材等农林牧渔业初级产品生产方面的功能。根据国家商品粮基地分布特征,主要有南方高产商品粮基地、黄淮海平原商品粮基地、东北商品粮基地和西北干旱区商品粮基地。南方高产商品粮基地包括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淮河平原商品粮基地包括苏北和皖北两个地区;东北商品粮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省中部平原及辽宁省中部平原地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同时也是水果、肉、蛋、奶等畜产品的主要生产区。水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区。我国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长江中下游丘陵、广东东部、四川东部丘陵、黔东南丘陵、云南中部丘陵等地区。我国畜牧业发展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甸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以及新疆天山北部草原等地区。

人居保障: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布局,我国人居保障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大都市群、重点城镇群。大都市群主要包括京津冀大都市群、长三角大都市群和珠三角大都市群。重点城镇群主要包括辽中南城镇群、胶东半岛城镇群、中原城镇群、关中城镇群、成都城镇群、武汉城镇群、长株潭城镇群和海峡西岸城镇群等。

4. 全国生态保护重要性综合特征

通过综合评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确定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通过综合评估水土流失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冻融侵蚀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确定全国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综合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形成全国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附图4)。

全国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343.6万平方公里,较重要区面积为204.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5.8%与21.3%。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较重要区总面积为548.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7.1%,提供了全国水源涵养总量的82.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总面积的75.9%,土壤保持总量的88.3%,固沙总量的64.3%。 三、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1. 分区方法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1)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的主导服务功能类型,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生态调节、产品提供与人居保障3大类。

(2)在生态功能大类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划分9个生态功能类型。生态调节功能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5个类型;产品提供功能包括农产品和林产品提供2个类型;人居保障功能包括人口和经济密集的大都市群和重点城镇群2个类型。

(3)根据生态功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地形差异、土地利用的组合,划分生态功能区。 2. 区划方案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包括生态功能区242个,其中生态调节功能区148个、产品提供功能区63个,人居保障功能区31个。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体系见表1,区划方案见附1和附图5。

四、生态功能区类型及概述

将全国生态功能区按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归类,分析各类生态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征、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方向,形成全国陆域生态功能区(表2)。

注:本区划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面积合计为

3.71万平方公里 1. 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47个,面积共计25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6.9%。其中,对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大兴安岭、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南岭山地、闽南山地、海南中部山区、川西北、三江源地区、甘南山地、祁连山、天山等。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质量低,水源涵养功能衰退;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天然草原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严重;湿地萎缩、面积减少;冰川后退,雪线上升。 该类型区的生态保护主要方向:

(1)对重要水源涵养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对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管理,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限制或禁止各种损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无序采矿、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过度放牧、道路建设等。

(2)继续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恢复与重建水源涵养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严格限制在水源涵养区大规模人工造林。

(3)控制水污染,减轻水污染负荷,禁止导致水体污染的产业发展,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

(4)严格控制载畜量,实行以草定畜,在农牧交错区提倡农牧结合,发展生态产业,培育替代产业,减轻区内畜牧业对水源和生态系统的压力。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43个,面积共计220.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1%。其中,对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秦岭-大巴山地、浙闽山地、武陵山地、南岭地区、海南中部、滇南山地、藏东南、岷山-邛崃山区、滇西北、羌塘高原、三江平原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苏北滨海湿地、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东南沿海红树林等。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人口增加以及农业和城镇扩张,交通、水电水利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过度放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等,导致生物资源退化,以及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部分野生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

(1)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监测,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受威胁原因。

(2)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乱采、乱猎。

(3)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限制或禁止各种损害栖息地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无序采矿、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道路建设等。防止生态建设导致栖息环境的改变。

(4)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禁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引进外来物种。

(5)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以生物多样性重要功能区为基础,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与保护区群的建设。 3. 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20个,面积共计61.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其中,对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太行山地、三峡库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喀斯特地区、川滇干热河谷等。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特别是陡坡开垦、森林破坏、草原过度放牧,以及交通建设、矿产开发等人为活动,导致地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和石漠化危害严重。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

(1)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农业人口的转移,降低人口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2)全面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严禁陡坡垦殖和过度放牧。

(3)开展石漠化区域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恢复和重建退化植被。

(4)在水土流失严重并可能对当地或下游造成严重危害的区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进行重点治理。

(5)严格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生态监管,控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6)发展农村新能源,保护自然植被。 4.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

全国划分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30个,面积共计199.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8%。其中,对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沙地、阴山北部、鄂尔多斯高原、黑河中下游、塔里木河流域,以及环京津风沙源区等。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水资源严重短缺与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沙尘暴等。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

(1)在沙漠化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严格控制放牧和草原生物资源的利用,禁止开垦草原,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

(2)调整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草业,加快规模化圈养牧业的发展,控制放养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损害。

(3)积极推进草畜平衡科学管理办法,限制养殖规模。

(4)实施防风固沙工程,恢复草地植被,大力推进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措施。 5. 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8个,面积共计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其中,对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淮河中下游湖泊湿地、江汉平原湖泊湿地、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皖江湖泊湿地等。这些区域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提供区。 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湖泊泥沙淤积严重、湖泊容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围垦造成沿江沿河的重要湖泊、湿地萎缩;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淡水养殖等导致湖泊污染加剧。

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

(1)加强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严禁围垦湖泊湿地,增加调蓄能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031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