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与形势分析,矿产资源供需变化趋势预测
2、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主要目标与指标 3、地质勘查总体安排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和总量调控
5、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与储备的规划分区和结构调整 6、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目标、安排和措施
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的总体安排 8、重大工程 9、政策措施
1、背景与形势分析,矿产资源供需变化趋势预测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矿产资源特点、勘查、开采及矿山环境保护现状和问题,预测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准确判断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明确任务和要求。 2、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主要目标与指标
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从国情、省情、矿情出发,合理制定规划目标,明确规划的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规划重点工作、保护与限制性开采矿产资源、矿山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准入条件等方面,纳入约束性指标,其他指标可作为预期性指标。在确定规划指标时应协调好主要矿种开采总量、最低开采规模、矿业权投放数量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3、地质勘查总体安排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性地质工作的需求,根据中央与地方财政可能的经费支持力度,对各类基础性地质调查作出科学全面的部署,明确基础性地质调查的重点任务。加强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结合资源潜力状况和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的安排,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作出合理部署,圈定重点调查评价区和重点勘查区。确定鼓励、限制、禁止勘查的矿种和区域,制定勘查的规划准人条件,制定引导和鼓励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政策措施,规范不同类型规划区探矿权出让方式。合理划定勘查规划区块,指导探矿权的设置和投放数量。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和总量调控
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科学制定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控制指标,确定鼓励、限制和禁止开采的矿种,调控矿业权投放数量。对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和优势矿产,提出限制性开采和总量控制要求,提出稀缺矿种的资源保护措施。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合理进行矿产资源区域布局,科学划分鼓励、禁止、限制开采区,明确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规模、准入条件和相应管理措施,合理划定开采规划区块,有效指导矿业权的科学设置,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可根据资源赋存、开发利用等条件和管理需要,圈定重点开采规划区,确定矿业经济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开发的管理措施。统筹安排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落实重要矿种和重点矿区的规划要求,对低风险矿产进行全面规划,对高风险矿产做好布局安排,达到布局合理、开发有序。
5、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与储备的规划分区和结构调整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提出矿山企业开采规模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方向。按照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相适应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主要矿种最低开采规模标准,促进矿山企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资源整合。落实新建矿山企业准人条件,合理确定矿山最低服务年限。提出延长矿产品产业链、促进矿业领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和政策措施。
6、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目标、安排和措施
确定本地区主要矿种及其共伴生矿种的开发利用条件和方向,加强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科学制定主要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规划指标。提出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低品位资源、难利用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明确加强尾矿、废石等综合利用的方向,提出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建立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特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的总体安排
评价和划分矿山环境影响区域。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提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重点工程。建立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和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动态监测体系;区分新建矿山、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的具体情况,明确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范围和时序,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8、重大工程 9、政策措施
健全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科学制定法律、经济、行政和科技等综合措施;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职责和义务。建立健全规划重要指标年度实施计划制度;推进规划预审,完善规划审查制度;建立规划实施奖惩机制;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估和管理保障体系。
二、矿产资源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建设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核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要求
(1)应能充分反映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成果,内容齐全,结论明确,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满足决策者确定方案和项目决策的要求。
(2)选用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等。 (3)重大技术、经济方案,应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比选。 (4)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 (5)构造的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部门信贷决策的需要。
(6)应反映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方案的重大分歧及未被采纳的理由,以供委托单位与投资者权衡利弊进行决策。
(7)应附有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合同、协议、意向书、政府批件等 二、矿产资源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2、市场分析
3、建设方案研究 4、地质资源 5、采矿 6、总图运输
7、公用辅助设施及土建工程 8、节能 9、环境保护 10、水土保持及复垦 2、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对市场规摸、位量、特点、性质以及变化趋势进行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需求分折,供应能力分析、产品研究(产品方案)、价格分析。 3、建设方案研究
建设方案包括规模方案、产品方案、工艺方案、厂址方案、总体布置方案以及公用辅助设施建设方案等。其中:
规模方案根据资金、资源、市场需求、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区域经济条件等方面、提出可能选择的不同建设规模方案,并进行综合比较。
产品方案根据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等因素提出项目建设的产品方案,列出推荐的主产品、副产品以及中间产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相态、质量和去向,以及产品执行的质量和技术标准。 工艺方案主要论述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拓运输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5、采矿
本章需要详述设计原则及范围、床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式、矿山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以及服务年限。若采用露天开采,需要详述开采境界的确定,露天采剥工艺等;若采用地下开采,则需详述采矿方法、开拓运输方式、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压风供水系统、充填设施等。编制基建进度计划表及生产进度计划表。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 12、项目实施计划 13、企业组织及定员 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5、成本与费用 16、财务分析
17、可行性研究报告附表 18、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19、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 16、财务分析
投资建估算分为建设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其中建设投资估算由建设项目的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工程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部分组成。
财务分析主要从损益计算、清偿能力指标计算、盈利能力指标计算、不确定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矿产资源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招投标文件 招标文件:
招标人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自行或委托代理机构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如果采用公开招标资格后审方式采购工程咨询服务,招标文件一般包括:招标公告、投标人须知、委托服务范围、拟签订的合同条款以及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招标人应当在各级政府的发展和改革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招标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2)招标项目的内容、规模、资金来源; (3)招标项目实施地点和咨询服务期限; (4)对投标人的资格和能力要求;
(5)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方法及收费标准; (6)需要告知的其他事项。
工程咨询服务的投标文件通常采用“建议书”的形式,建议书分为技术建议书和财务建议书。 技术建议书 1、概述 2、投标单位概况 3、工程咨询的经验 4、对本项目的理解
5、对委托服务范围的理解与建议 6、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途径 7、工作进度计划 8、咨询人员工作安排 9、需要客户提供的协助 10、附件
二、矿产资源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招投标文件 财务建议书一般包括: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6年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项目核准 继续教育 讲义(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