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我国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的转换及其意义。 6.讨论题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为什么不能相互替代? 7.思考题(结合教村内容,书面阐述) (1)为什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要共同发展? (2)为什么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 (3)为什么要发展多种金融机构? (4)我国现阶段税收结构有何特点? (5)如何看待我国的国债问题? 第 五 单 元
(一)学习时数:14学时(11、12周)。 (二)学习内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
(三)学习重点:1.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2.通货膨胀的治理;3.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紧缩及其影响;4.通货紧缩的治理。
(四)实施方式:网上辅导1次,3学时;面授辅导1次,1学时;自学、作业10学时。
(五)作业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l)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是:A.轻工业主导型 B.重工业主导型C.农业主导型 D.农、轻、重协调型
(2)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是:A.出口增加 B.引进外资规模过大 C.供给相对过剩 D.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3)从地区分布看,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A.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过大 B.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 C.工业布局集中程度过高且不断上升 D.工业布局分散程度低且不断下降
(4)通货紧缩的一个突出表现是:A.失业减少 B.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 C.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D.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5)在治理通货紧缩中,我国中央银行采取了:A.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B.③健的货币政策C.提高准备金率的政策 D.适度减少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6)在治理通货膨胀中,政府采取了:A.增加财政支出的政策 B.减少财政支出的政策 C.平衡财政收支的政策 D.增加财政节余的政策
(7)为控制通货膨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之一是:A.增加财政赤宇 B.提高利率 C.降低利率 D.降低准备金率
(8)从供给方面控制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A.控制投资增长 B.控制消费增长 C.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D.控制货币供给增长
(9)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A.减少居民的实际收入 B.引起人民币贬值 C.抑制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 D.促进了需求的增加
(10)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消极影响就是:A.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B.扰乱了价格信号 C.提高了实际利率水平 D.减少了财政收入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需求结构 B.供给结构 C.进出口贸易结构 D.企业结构
(2)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是:A.有效需求不足 B.货币需求大量增加 C.货币供给大量增加 D.生产要素的供给具有较大弹性
(3)通货紧缩造成的经济影响主要是:A.抑制了社会的有效需求 B.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C.提高了金融中介成本 D.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
(4)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总需求 B.增加和改善供给 C.抓财政赤字 D.完善货币供给机制
(5) 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主要是:A,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B.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C.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D.增加政府税收
(6)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引发通货膨胀:A.粗放式增长导致投资冲动 B.粗放式增长加重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供给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C.粗放式的高增长引起地区经济差别扩大 D.粗放式增长引起周期性波动
(7)主导产业选择标准通常有:A.产业关联度标准 B.收入弹性标准 C.利率弹性标准 D.生产率上升率标准
(8)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提高产业内部专业化程度B.提
高产业 集中度C.形成合理的企业经济规模 D.抑制“长线”产业发展
(9)选择主导产业应坚持的原则有:A.考虑产业发展对社会资源的吸纳程度 B.考虑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关联程度C.考虑产业发展对其他关联产业的支持程度 D.考虑产业自身规模及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l0)我国的产业政策实施多年取得的绩效主要是:A.轻重工业比例得到
适当调整 B.基础产业“瓶颈” 约束降低 C.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形成了合理的地区产业布局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货币现象。 (2)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3)通货膨胀任何情况下都能促进经济增长。 (4)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增长。
(5)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控制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的办法来进行治理。 (6)进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 (7)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规律性的。
(8)产业关联度标准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唯一标准。
(9)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都是产业政策的构成部分。 ( (10)提高产业内部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合理的企业经济规模,是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标。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2)简述通货紧缩的含义、表现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6.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书面阐述) (1)试述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试论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第 六 单 元
(一)学习时数: 21学时(第13—15周)。
(二)学习内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和转轨过程中的就业与失业。 (三)学习重点:1.二元经济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性;2.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 形成和演变;3.超强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5.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6.劳动力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7.隐性失业与公开失业;8.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及其结构性矛盾;9.再就业与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节。
(四)实施方式:网上辅导1次,3学时;面授辅导1次,l学时;讨论1次,2学时;自学、作业15学时。
(五)作业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二元经济通常是指:A.国民经济中存在着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B.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并存C.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并存D.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2)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失业形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力:A.非自愿失业转化为自愿失业 B.周期性失业转化为结构性失业 C.隐性失业转化为周期性失业 D.隐性失业转化为公开性失业
(3)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一般用如下哪个指标来衡量:A.农业产量指标B。土地的集中程度C.农业的贡献率D.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 (4)劳动者的技能类型与现有的就业岗位不一致造成的失业为:A.摩擦性失业B.隐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5)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A.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B.现代农场与传统农户并存C.乡镇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D.现代工业与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央党校函授学院2007级本科班(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