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函授学院2007级本科班 第2期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具体安排
《当代中国经济》教学具体安排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学习本课程,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中国经济的体制结构和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企业改革、收入分配与国民储蓄投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和金融结构、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及财政能赤字、我国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以及开放中的中国经济和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把握当代中国经济运行的原理和运行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及当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而提高他们做好经济工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学习书目:陈享光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经济》(2007年12月印刷) 三、学习时间:安排19周,每周7学时,共133学时。其中远程教学网上辅导7次,21学时;面授辅导7次,7学时;讨论2次,4学时;其余学时为自学、作业和复习考试时间。
四、教学安排:分七个单元
第 一 单 元
(一)学习时数:21学时(第1—3周)。
(二)学习内容:中国经济的体制结构和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三)学习重点: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的体制结构的主要特点;2.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框架;3.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4.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5.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6.渐进式改革面临的矛盾与选择。
(四)实施方式:网上辅导1次,3学时;面授辅导2次,l学时;自学、作业17学时。
(五)作业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经济制度是:A.国家为管理经济制定的法律、法规B.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C.企业制度和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的总和D.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法规的总称
(2)经济体制是:A.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C.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运行方式 D.经济组织的具体形式
(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是:A.信息结构以横向传递为主 B.信息结构以纵向传递为主 C.通过指导性计划配置资源 D.实行间接宏观调控
(4)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实质上是:A.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B.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化改革 C.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D.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
(5)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采取的是:A.激进式改革道路 B.渐进式改革道路 C.先渐进后激进的改革道路D.先激进后渐进的改革道路 (6)市场经济:A.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B.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商品竞争C.是以垄断竞争为特征的商品经济D.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式
(7)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决策主要是指:A.储蓄形式选择的决策 B.涉及经济总量的决策 C.投入与产出的选择 D.消费品的选择
(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一个“大市场、小政府”的市场经济体制 (9)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A.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改革 B.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革 C.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改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创新 (10)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在于:A.市场化的方式不同 B.市场化的程度不同 C.市场体系的构成不同 D.改革的性质和目标不同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战略决策 B.宏观经济决策 C.生产者决策 D.个人或家庭决策
(2)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一般特点是:A.以分散决策为基础B.通过价格体系进行信息传递 C.动力源自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和竞争 D.同生产要素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规定性,表现在: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C.国家能够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D.通过价格体系横向传递信息
(4)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包括两项基本内容:A.寻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最优实现形式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C.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 D.建立间接宏观调控体系 (5)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有:A.决策权高度集中 B.信息结构以纵向传递为主 C.通过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 D.经济调控方式以直接调控为主。
(6)市场经济的动力主要来自:A.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B.行政性强 C.市场竞争形成的压力 D.政府的宏观调控
(7)传统财税体制把不同性质的经济关系混为一体,表现在:A.把公共财政与所有权财政混为一体 B.把中央财政收支与地方财政收支混为一体 C.把宏观收收入调节与微观收入分配混为一体 D.把国家财政收支与个人收支混为一体
(8)我国传统金融体制具有一体化、行政化的特点,表现在:A.银行依附于财政,缺乏应有的独立性B.金融管理与金融经营混为一体C.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混为一体D.单一间接金融,资金实行供给制
(9)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具有兼容性,中国改革的经验证明:A.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B.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的、简单和机械式的对应关系 C.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和排斥的,需要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协调推进以下方面的改革:A.建立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市场经济是反映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属性的范畴。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差别。
(3)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没有本质区别。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市场经济。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并不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7)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8) 中国经济改革仅仅是我国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改革。 (9)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具有兼容性。 (10)“三个有利于” 原则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2)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区别何在?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6.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书面阐述)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特点?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意义是什么? (4)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5)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第 二 单 元
(一)学习时数:14学时(第4、5周)。
(二)学习内容: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企业改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央党校函授学院2007级本科班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