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部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实验设计

新课程的考纲中明确提出,考生要“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性研究”,而实验设计题正好能满足考查的这些要求,所以实验设计题一直深受命题者的亲睐。

一、实验设计要遵循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它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保证实验的设计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其次,实验设计要具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因素。具体说来,生物学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如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5题,本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题中给出了两个实验原理: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若缺少它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因此具有抗凝血作用。这两条原理科学而且完整,学生可由此产生明确的设计思路。

②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孟德尔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以及“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选用紫色的洋葱作为实验材料都是一些经典的成功选材的范例。再如,新鲜的黑藻嫩叶是“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的理想材料,因其新鲜,故能使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清晰可见;因其叶片薄,故便于制片且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另外,黑藻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培养,取材方便。有了这样的实验材料,再加上科学的方法,就可以顺利的达到实验目的。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巴甫洛夫有这样一句名言:“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只有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而可靠的实验结果。如证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通入的空气首先经过NaOH溶液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再经过Ca(OH)2溶液检验CO2是否除尽,最后才通入装有萌发种子的密封瓶中。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才能完全排除干扰因素(空气中的CO2),才能证明瓶中 CO2确实来源于种子。

④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这是指对于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能简单对待,而应该首先记录,然后整理,最后经过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够透露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如下面这个实验:用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占该离子开始浓度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条件 光照 黑暗 水分消耗(mL) 1090 534 Ca、 K、 Mg(%) 135 27 179 105 35 113 2++2+ 上面的结果因为经过了记录和整理,所以使人一目了然。观察这个实验结果,首先要分析出该实验中设计了哪些对照组。由上表可知,表中出现三组对照组:一组是有光与无光;一组是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的吸收;还有一组是不同的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比较。所以,我们分析实验

1

结果时,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得出如下实验结论:一是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光有一定的关系;一是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过程;三是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平行重复原则

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 平行重复原则要求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强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⑶单一变量原则

该原则可使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使结果更准确。其含义是:

①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

②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例如,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的实验中,加入的淀粉和蔗糖是单一变量,而加入的淀粉酶的量、反应温度、pH则应控制成相同条件(而且一般要是适宜的,即常量),否则这些因素的差异将作为无关变量,干扰实验结果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如: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大豆,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花盆 Ⅰ Ⅱ 阳光 光照 暗室 温度 20℃ 20℃ 水 充足 不充足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应该改正的错误是( )

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黑暗的地方 C. 两个花盆的温度不应该一样高 D. 两个花盆都应该浇给充足的水

这两个实验要研究的是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因此阳光应该为自变量。根据单因子变量的原则,其它因素都应该设为常量,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两个花盆都应该浇给充足的水,这样既保证了变量单一,又使大豆不会因为缺水而影响发芽。而如果两个花盆都浇水不足,两个盆中的大豆都会因为缺水而使发芽不良,也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即在保证单一变量的同时,其它变量要保证是是相同且适宜的。

⑷对照原则

对照原则是中学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如有关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都采用了对照。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于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实验组,哪个作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常用的对照类型有以下几种:

①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作任何处理的对象组。如“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1号试管加1mL蒸馏水,2号、3号试管分别加等量的NaOH、HCl溶液。1号试管即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组。

②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即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③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

2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在“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中,如图所示,2与1对照可证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3也可与1对照,4也可与1对照,也可与2对照。

二、实验设计题的答题要求

下面按照广东省高考阅卷要求对实验设计题的答题要点进行分析。

(07广州市一模37) 科学家发现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物高50%,他们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与赤霉菌的某些代谢产物有关。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器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证明这一推测:

赤霉菌菌种、培养基、足够的水稻幼苗、蒸馏水、直尺、喷雾器、无土栽培装置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步骤:

①用培养基培养赤霉菌,一段时间后,提取培养基的滤液。 ② 。 参考答案:37.(7分)

(2)选取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幼苗100株,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样本数量大于30才得分)(2分),测量株高、记录并计算平均值(1分)

A组幼苗喷洒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B组幼苗喷洒等量的空白培养基滤液,然后

分别移栽到无土栽培装置中,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生长一段时间(3分)。 测量植株的高度以及记录并计算平均值(1分)

根据阅卷要求,分成以下几个得分点:

第一步: 分组编号 分组时所取样本数量是否足够:每组30-50个(每组样本数量大于30才得分)

第二步:对各实验对象进行的处理 1、所取材料状态是否适宜且相同?如材料的颜色、健康与否、大小、高矮、生理生活状态??等等(此处即“生长状态相似”)

2、是否需要前测?如何测? (一般如果结果需要与起始状态进行比较的就需要前测。如此题中水稻幼苗植株的高度要与处理前比较。即“测量株高”)

3、测得的数据如何处理:一般首先要记录,然后考虑是否需要计算,是直接计算还是统计后计算平均值等等。(“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4、处理后的生活条件是否相同?(一般为“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 第三步:施加变量的处理

1、实验组:施加要研究的变量(“喷洒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 对照组:则看是否保证了单一变量?(“喷洒等量的空白培养基滤液”)

3

2、处理方法的获得:可根据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或根据所给材料用具的提示(如本题中的喷雾器)获得。

第四步: 观察现象,记录并处理结果(后测):其实就是实验结果的获得。

测量植株的高度以及记录并计算平均值(1分)(或按相关公式计算:标记重捕法、发病率等)或收集数据绘图(曲线图、条形图)

有的实验不能当即就看到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甚至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如培养类实验),这就需要定期观察与记录,在描述时这一步同样要用到一些定性定量的词,如“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等等。

三、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归纳,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认真阅读题干,了解题目要求;即本实验要求我们做什么?

2)明确实验目的:即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是观察、验证或探究什么?也就是把问题提出来。

3)提出实验假设:即在未做实验之前,对实验目的中提出的问题.作出一种可以用即将进行的实验来检测的猜测性的回答。

4)搜寻实验原理:题干中有就在题干中找,题干中没有.就要回顾搜寻学过的知识:是哪方面的知识,是哪一个知识点?课本上对这个知识是怎么讲的?怎样把有关知识与本实验联系起来,这些有关知识就是实验原理.它可能是生物学知识,甚至还可以是物理、化学或其他学科的知识。

5)选定或分析实验对象、器材、药品;即用什么对象做实验能够验证或探究本实验所提出的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仪器、设备、药品等,在选择实验对象仪器、药品时,都要遵循可行性、简便性原则。

6)构想实验思路: 7)设计实验步骤: 8)推导实验结果:

9)解释或分析实验结果:即解释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寻找实验原理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10)写出实验结论:即回答实验目的中所提出的问题。验证性实验.只有 1 种结论,也就是肯定实验假设:探究性实验的结论要与结果相对应,有多种可能.一般有3种.即肯定假设,否定假设,与假设无关。

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题。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把它考察的内容表达完全之后,都是一份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上面10个环节中,从第2个到第10个都可作为考察的内容,因此.解答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题的思维过程都是相同的。按照上面这10个环节去解答实验设计题,可以建构一种解题模型,以便思路清晰。

四、实验设计练习题

1、(8分)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有关实验方案。请对该方案的下列有关内容进行评价。

方法步骤?①取2支试管,编号为A和B,各注入2 mL浆糊。?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③向A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④向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⑤将2支试管

4

振荡后放在37℃水中恒温10 min。同时取出2支试管,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论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问 题 上述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存在的科学性问题有哪些 方法步骤:

实验结论:

2、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甜与非甜是指胚乳的性状,为一对相对性状,非甜为显性(用A表示),甜为隐性

(用a表示)。若纯种甜玉米接受纯种非甜玉米的花粉,所结种子胚乳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是 ;植株的基因型是 。

(2)玉米子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粒形圆形(B)对楔形(b)为显性。两对性状

自由组合。现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形、白色楔形。请设计一杂交试验,以二者为亲本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形、黄色楔形、白色圆形、白色楔形,比例接近9:3:3:1(用遗传图解回答)。

3、(5分)豌豆是闭花授粉的植物,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能进行自花传粉。现在,实验田里种有一些同一品种的豌豆植株,即将开花。下面的实验方案是要利用豌豆这种材料来证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需要发育的种子提供生长素。请将以下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器材和药品:纸袋、标牌、镊子、毛笔、烧杯、剪刀、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等。 (2)实验步骤:

选材与分组:选择一批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 的豌豆花,分为3组,然后挂上标记牌A组、B组、C组。 实验处理:

A组:不作任何处理。

B组: 。 C组: 。 (3)结果预测:

3组豌豆生长一段时间后,实验的结果可能是: A组:结出有种子的豆荚果实。

B组: 。 C组: 。 4、(11分)霍乱弧菌会引起人类患霍乱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烈性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有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三生物实验设计部分在线全文阅读。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691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