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公共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共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概念和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二、填空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为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_外部效应 与 公共物品 、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主要是: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等。

3.政府干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 组织公共生产 和 提供公共物品 及财政手段。

三、不定项选择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BD )。

A、资源配置 B、调节收入分配 C、组织生产与销售 D、经济稳定与发展 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BCD )

A、垄断 B、信息失灵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BCD )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4、创立财政学的是( A )

A、亚当·斯密 B、威廉·配第 C、凯恩斯 D、拉弗 5、西方最早的财政学著作是( B )

A、《国富论》 B、《赋税论》

C、《政治经济学原理》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四、简答:

1、何谓公共经济学?其内容是什么?

答: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指政府及所属部门)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缺陷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财政支出理论;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公债理论;多级财政等内容。 2、公共部门对外部性的矫正 (1)课征税收(庇古税)。 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数量的税收。环境污染税:如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噪音税、垃圾税等。

(2)发放补贴。 对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发放相当于外部边际收益数量的补贴。

(3)政府规制。 政府规制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禁止等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政府部门可以限制个人或企业所从事的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

五、论述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

答:一是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高税率的消费税和遗产税,分别从收入的取得、使用和转移等不同环节,降低高收入者的过高收入水平;

二是安排社会保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过低收入水平; 三是增加公共投资,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四是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以反对歧视; 五是扶持工会等对抗垄断的组织。

第二章公共选择

一、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

二、不定项选择 1、( A )由于公共选择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A、布坎南 B、亚当·斯密 C、凯恩斯 D、拉弗 2、个人偏好显示的途经( ABCD )。

A、发言 B、投票 C、反叛 D、进退 3、集体选择要经过( AB )来进行。

A、立宪 B、货币 C、行政和司法 D、投票 4、( A )认为现代民主制度下,公共部门无法把社会成员对于公共产品的不同个人偏好加总成一个集体的偏好。

A、阿罗 B、博尔达 C、孔多塞 D、科尔曼 5、( ACD)之间的关系被称为铁三角。

A、当选代表 B、选民 C、官僚 D、利益集团

三、简答:

1、直接民主制度下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的规则

一致同意原则, 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必须得到所有参与者的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弃权)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的一种决策规则

2,多数投票原则 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必须得到所有参与者中半数以上比例认可的情况下,达成协议的一种集体决策规则

第三章 公共支出——购买性支出

一、名词解释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直接影响生产与就业。是政府用来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二、填空

1、行政管理支出按费用要素区分,包括 人员经费 和 公用经费 两大类。

2、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 国家各级权力机关 、 行政管理机关 和外事机构行使职能所需的费用。 3、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指政府投资就选择 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 的投资项目。

三、不定项选择

1、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D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2、政府干预卫生事业的主要理由( ABCD )

A、减少贫困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B、医疗卫生市场信息不对称 C、部分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产品或具有外部性 D、保险市场的缺陷 3、影响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直接因素有(ABCD )

A、经济总体增长水平 B、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 C、行政效率 D、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 4、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ACD )

A、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B、关系人民生活福利的项目 C、反垄断的需要 D、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5、一般来说,属于混合物品的是( AB )

A、高等教育 B、高中教育

C、初中教育 D、某希望小学提供的教育四、简答 1、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2、政府干预卫生事业的必要性。

3、如何对文教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第三章公共支出——转移性支出

一、名词解释

转移性支出----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如捐赠支出、

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政府对一部分社会成员提供补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 二、填空

1、我国基本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2、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以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 为主。

三、不定项选择

1、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 AB )等类型。 A、社会保险型、节俭基金型 B、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 C、社会救济型、普遍基金型 D、社会保险型、普通津贴型 2、我国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管理,主要内容有( ABCD ) A、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B、下岗职工生活补贴 C、农村“五保户”救济 D、灾民救济

四、简答

1、财政补贴的分类。 答:政府财政统计中的财政补贴项目是一种会计分类 , 不具有很强的经济分析意 义。所以 , 理论界对于财政补贴还有若干其他分类 : 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 , 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 , 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 , 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 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 , 可分为 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 , 又 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2、简述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答:(1)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险是政府按照“风险分担 , 互助互济”的保险原则 举办的社会保障计划。 (2)社会救济型。社会救济是保障计划的一种方式 , 用资金或物资帮助生活遇到困难的人称为救济 , 政府在全社 会范围内向生活遇到困难的人提供的救济称为社会救济。

(3)普遍津贴型。普遍津贴是政府按照“ 人人有份”的福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 (4) 节俭基金型。节俭基金是政府按照个人账户的方式举办的一种 社会保障计划。在这种计划模式下 , 雇主和雇员都必须依法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雇员的个人账户缴费 , 个人账户中缴费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归职工个人 所有 , 但这部分资产要由政府负责管理。 五、论述

试述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 答: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个理由是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型经济,可以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这也是市场为人们称道的原因。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种种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市场的分配机制必然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出现分配不公, 甚至使一部分人最终在经济上陷入贫困。在市场经济体制 下 , 政府虽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干预收入分配 , 但可以采取收入 再分配措施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 , 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二个理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

“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社会保障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 , 可能弱化经济 周期的波幅。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 也就是繁荣的年代 , 失业准备基金不但增长 , 而且还对过多的支出施加稳定性的压力;相 反 , 在就业较差的年份 , 失业准备基金使人们获得收入 , 以便维持消费数量和减缓经济活动的下降程度。

政府之所以必须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理由 , 就是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 , 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 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 失灵。 2. 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 3. 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4. 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第四章 税收

一、名词解释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 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是征税的根据。

纳税人 -----又称纳税主体, 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 , 也可以是法人。

税负转嫁----- 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二、填空

1、按课税对象性质可将各税种可分为 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商品课税

2、 、税率 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

3、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

三、不定项选择

1、税制三要素是指(ABD )。 A、纳税人 B、纳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2、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CD )。 A、实物税 B、货币税( )。 C、价内税 D、价外税

3、我国税制常用的税率形式主要包括(ABD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率

四、简答 四、简答

1、简述税收的“三性”特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0公共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2010公共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691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