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语文专项集训:(二十五)诗词阅读(A卷)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⑵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古诗文阅读。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①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⑵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⑵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3分)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 ) ( 2分)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诗人用一个“望”字统领这四句,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描绘了长安城沦陷后残败、荒凉的景象。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这四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寓静于动的写法,表现了农村夏夜的幽静。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句一语双关,巧妙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诗中的“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写出了战争的持久和激烈。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写 ,下片写 。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⑴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⑵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 一句相对应。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品读诗歌,展开想像,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最新精品]中考语文专项集训25 诗词阅读(A卷).doc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