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判断
1、通货膨胀意味着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 )F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通货膨胀率( )F
3、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来说明物价水平时,其数值是相同的。( )F
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故工资推导型通货膨胀可看作是一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F 5、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把钱借给朋友(不收利息)( )F
6、如果经济中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T 7、治理通货膨胀只能采用“双紧”的政策。( )F
8、凡满足一定年龄范围(如16-65岁)的人都是劳动力。( )F 9、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能严格区分开来。( )T
10、某人从学校毕业第一次寻找工作,在未找到工作之前,他属于摩擦性失业。( )T 11、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F
12、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总是正确的。( )F 一、选择题
1、劳动力是由 部门收集的。( D)
A、就业人员; B、就业人员和所有没有工作的人; C、从事于生产性工作的人; D、就业人员和所有正在求职的人; E、达到工作年龄的总人口。
2、在美国,如果是 ,那么他们将被算作是失业者。( C ) A、没有工作的人; B、不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人; C、正在求职的人; D、至少有一个月没有工作的人; E、适龄无业人员。
3、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失业主要是指:( A )
A、部分资源闲置; B、资源配置不当; C、经济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 D、降低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代价; E、低生活水平的结果。 4、( A )不属于失业者。
A、工假在家修养者; B、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C、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者; D、刚进入劳动队伍未找到工作的工作者。 5、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 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 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6、自然失业率( D )。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C、恒定不变; D、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7、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周期自然产生的失业; B、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C、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 D、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经济效率关系密切。 8、摩擦性失业是一种 失业。( D ) A、在衰退时期上升繁荣时期下降的;
B、当那些求职者放弃找到工作的希望是出现的;
C、当(比如说)失业者缺乏新创造出来的工作机会所要求的工作技能时出现的; D、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 E、随季节变化的。
9、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E ) A、季节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摩擦性失业。
10、当(比如说)失业者缺乏新创造出来的工作机会所要求的工作技能时发生的失业被称为:( D )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E、周期性失业。 1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2、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A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3、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 B )
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 B、半日工;
C、季节工; 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14、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不同是因为它们:(A ) A、使用不同的商品组合; B、使用不同的价格测量方法; C、是由不同的政府机构计算的; D、使用不同的基年价格指数值; E、使用不同的基年。
15、如果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992年是125,在1996年是150,那么从1992年到1996年价格上升的幅度等于:( B )
A、20%; B、25%; C、50%; D、125%; E、150%。 16、生产者价格指数测量的是 的商品平均价格水平。( E ) A、批发商卖给消费者; B、消费者卖给生产者; C、消费者卖给批发商; D、批发商卖给生产者; E、生产者卖给批发商。
17、当价格以不同比率变化时要测量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一般观察:( E )
A、相对价格; B、机会成本; C、每个人买的商品价格; D、生产可能性; E、价格指数。
18、假定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为8%,实际利率是: 。( A ) A、4%; B、20%; C、8%; D、-4%; E、不确定。 19、通货膨胀是( A )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得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量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20、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21、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看,上题中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A )
22、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1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50亿美元,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MPC?0.8),经济将发生( D )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达到充分就业状况; C、需求不足的失业; D、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3、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C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增加 24、两种情况不会同时产生。( D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B、结构性失业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5、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的合理行为应该是( C)。
A、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 B、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 C、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比例;
D、只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再购买耐用消费品。
26、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 A )。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 B、使收入普遍上升; 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 D、使收入普遍下降。 27、通货膨胀会( A )。
A、使国民收入上升; B、使国民收入下降; C、与国民收入没有必然联系;
D、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28、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预期的水平,则( C )。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D、债权人受损,债务受益。 29、通货膨胀的主要负效应 ( D )
A、收入再分配; B、破坏效率标准; C、政治动荡; D、A+B+C。 30、正确地预期到货币供给增长率增加,将引起( B )。
A、名义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下降; B、名义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不变; C、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上升; D、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不变
31、如果经济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没有物价的上涨,则此时经济( B )。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抑制性的通货膨胀; C、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 D、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
32、某一经济在3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8%,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0%,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3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33、价格水平的稳定下降被称为:( C )
A、负通货膨胀; B、价格缓慢下降; C、通货紧缩; D、逆通货膨胀; E、反通货膨胀。
34、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D ) A、出口减少; B、进口增加;
C、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D、税收不变但政府支出扩大。 35、什么情况下,通货膨胀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 C ) A、并非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B、每年少于100%; C、未被预期到; D、每年高于100%; E、被预期到。 36、如果 ,通货膨胀率是正的。( B )
A、上升的价格多于下降的价格; B、存在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
C、存在相对价格变化; D、价格上升的部分大于价格下降的部分; E、所有的价格都上升。
37、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C )
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 38、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 )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39、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C )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 D、三种政策都可以。 40、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B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以上各类型。 41、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4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 A )。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长期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在预期通货膨胀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C、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仍然有效;
D、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变,所以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43、“理性预期”是指( C ) A、智力超群者的预期; B、经济学家的预期;
C、在现有信息下对经济变量作的符合经济模型推断的预期; D、由过去信息的加权平均后的预期。
44、根据( D )观点,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所阐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不存在的。 A、凯恩斯主义; B、货币主义; C、供给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45、“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A )
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 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 D、一条不规则曲线。
三、分析讨论题
1、失业、就业和不在工作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统计失业人口时,必须是针对那些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这些人具有劳动能力且在寻找工作,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找不到工作。所有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而引起的失业都不能计入失业范围。例如,退休人员,在校学习的学生、家庭主妇、病残者等,这些人并不在寻找工作,不算失业,只能称他们为不在工作。由于疾病、休假、劳资纠纷或天气恶劣而暂时脱离工作的人不能当作失业人口,也不能计入在工作的人中。
2、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