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再写入控制方式下,T接线器中SM的写入及读出原理。
T接线器采用写入控制方式时,它的话音存储器SM的写入受控制存储器CM控制,它的读出则是在定时脉冲的控制下顺序读出。
48.简述S型时分接线器中控制存储器的配置方式。
输出控制方式:每一个CM控制同号的输出端的所有交叉结点。它是按输出复用线来配置CM,CM的内容是输入线号。
输入控制:每一个CM控制同号的输入端的所有交叉结点。它是按输入复用线来配置CM, CM的内容是输出线号。
49.程控交换机的硬件主要包括几大部分?
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包括话路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三部分。 50.话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电路?
话路子系统的作用是构成通话回路,可分为话路设备和话路控制设备。 51.模拟中继电路的作用是什么?她与模拟用户电路功能有何异同? 是数字交换机和模拟局间中继线的接口电路,用于和模拟交换机的连接。
比较发现模拟中继电路比模拟用户电路:少了馈电和振铃,多了忙/闲指示,对用户线状态监视变为对线路信号的监视。另外,模拟中继器是直接进入交换网络。用户电路是接至用户模块(用户模块把话务量进行集中),再进入交换网络。
52.试计算1380HZ+1500HZ的数字多频信号所需只读存储器的容量。
53.分散控制分哪几种方式? 1.话务容量分担和功能分担 2. 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3、分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 54.用户集线器和源端用户集线器有何异同?
用户集线器,完成用户话务的集中和分配功能,对用户呼叫信令进行预处理。
远端模块是一个基本完整的交换机,但不对用户呼叫进行接续处理,只是集中并转送给主交换处理器进行处理。
55.程控交换机中信号部件主要完成那些功能? 信号音的产生、发送和接受
21
56.什么是实时处理和多重处理?
实时处理(Real Time Processing)就是指当用户无论在任何时候发出处理要求时,交换机都应立即响应,受理该项要求,并在允许的时限范围内及时给予执行处理,实现用户的要求。 “多重处理”就是处理机以多道程序方式工作,同时进行多项不同的任务。 57.什么是群处理?
利用处理机具有并行运算的能力,对同样性质的任务进行并行的同时处理。即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多个输入同时处理。
58.画图说明单个用户的摘机识别方法和多个用户摘机的群处理识别方法。 Ppt第四章142,146
59.画图说明单个用户的挂机识别方法和多个用户挂机的群处理识别方法。 Ppt第四章144,149
60.画图说明拨号脉冲识别的方法和脉冲号码计数原理。 Ppt第四章162,165
61.内部分析程序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程序? 分析处理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以决定下一步干什么
分析程序没有固定的执行周期,属于基本级程序。包括: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状态分析。 62.简述去话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根据启呼用户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以确定应执行的任务。 采用逐次展开法。
a.各类相关数据装入一个表中,各表组成一个链形队列。 b.根据每级分析结果逐步进入下一级表格 63.简述号码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根据用户所拨号码或由局间中继线送来的号码,查找译码表进行分析,以确定接续性质,即本局接续、出局接续、长途自动呼叫及特服业务呼叫。
a.预处理 在收到用户所拨的“号首”以后,先进行预译处理。 号首为1-3位。
b.拨号号码分析处理 对用户所拨全部号码进行分析。 通过译码表进行,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的任务。译码表应转向任务表。
64.简述来话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在来话时对本局被叫用户的分析叫来话分析。
号码分析的结果如判断为本局来话时,应进一步分析被叫线路类别、状态数据、收费类别及允许新业务等。
22
65.简述状态分析程序的任务,并说明处理依据。
分析在什么状态(稳定状态)下出现了何种变化因素(输入信息),应转移到哪种新状态 状态分析的依据:
现在稳定状态:如空闲状态、通话状态。
输入信息:如摘机、挂机、被叫应答、超时处理、话路测试、遇忙,收到第一个号码。 提出处理要求的设备或任务:如在通话状态时,挂机的是主叫还是被叫。 66.程序执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 基本级按顺序依次执行。
② 基本级执行中可被中断插入,在被保护现场后,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③ 中断级在执行中,只允许高级别中断进入。
④ 基本级被时钟中断插入后的恢复处理应体现基本级中的级别次序。 67.程控交换机的程序分为哪几级?各级是如何启动的?其级别关系如何? 交换机程序的执行级别可根据优先级划分为三级:故障级、周期级和基本级。
各级程序的启动是由任务调度程序控制进行的。正常运行时,只有周期级和基本级程序交替执行。 故障的发生是随机的,由故障中断启动。周期级程序由时钟中断启动。基本级由队列启动。 68.多重处理和群处理是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什么?
是,原理不同:1.多处理机-处理机串行、分时处理某一件工作。 将每次的用户呼叫过程分成若干段落,每一段落称为进程(或称任务)。处理机在处理某个用户呼叫时,完成一个任务并发出驱动指令后,并不等待外设动作,而是即刻去处理另一呼叫请求,这样就可使多个呼叫“同时”得到处理。2.群处理:利用处理机具有并行运算的能力,对同样性质的任务进行并行的同时处理。即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多个输入同时处理。 69.基本级程序处理是如何控制的?各种队列形式的工作原理如何? 基本级程序由任务调度程序调度执行。
1.循环队列 :在循环队列中有队首指针、队尾指针及排队的处理要求a,b,c。排队的单元是一定的,队首指针指的是出口地址,队尾指针指的是入口地址。
2.链形队列:链形队列是将一些位置零乱的存储表,位置不动,而将其首地址按一定顺序加以编排,链接在一队列之中。
3.双向链队:在双向链队中,每张表两个指针:左指针:指明前一张表的首地址;右指针:指明后一张表的首地址。
70.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功能如何?
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基站(Base Station,BS)、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23
Switching Center,MSC)和与公用固定通信网相连的中继线等构成。
1.移动台(MS)①能通过无线接入通信网络,完成各种控制和处理以及提供主叫或被叫通信业务; ②提供接口功能,通过MSC与市话用户通话,或通过基站与其它MS通话; ③主要有车载式、手持式、便携式三种形式。
2.基站(BS)它负责射频信号的发送、接收和无线信号至MSC的接入,还具有信道分配、信令转换、无线小区管理等控制功能。
3.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是对位于其所覆盖区内的移动台进行控制、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公用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分组交换网PSDN及其它移动通信网的接口。
71.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是对位于其所覆盖区内的移动台进行控制、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公用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分组交换网PSDN及其它移动通信网的接口。 72.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有什么区别?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 是一个负责管理移动用户的数据库,用于静态数据库中存储信息的管理。 存储信息:用户信息:签约用户的入网信息,注册的有关业务信息等;位置信息: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路由信息:为至某MS的呼叫提供路由信息。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是一个动态用户数据库。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移动用户, 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 ;负责移动用户的漫游控制。
存储信息: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 ;处理呼叫及接收呼叫所需的信息。 73.简述移动台至固定网的呼叫接续控制过程。 移动台:向MSC发出呼叫建立信息。
MSC:确定被叫用户是固定用户,通过固定网连接被叫用户的交换机;向主叫移动用户发出呼叫建立证实、分配专用业务信道。
移动台:等候被叫用户响应证实信号。 74.简述GSM系统中移动用户的越区切换过程。
1.通话过程中,移动台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本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 电环境参数。 2.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越区切换。
3.满足越区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越区切换请求(包含移动用户识别码、新基站位置等信息);同时也传送给MSC。
4.MSC将新信道号的频率值及移动用户识别码通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MS。
24
5.MS将工作频率切换到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
6.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通知BS释放原信道。从而完成了一次越区切换。 75.当移动用户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区域时,是如何完成位置更新的?
76.通过一个移动台至移动台的呼叫接续过程,说明各相关无线信道的使用情况。
MSC:根据该移动台上次登记的位置信息,在相应区域内向所有基站广播呼叫该移动用户的识别码。 移动台:收到与自身相符的寻呼信息后,即检查上行控制信道的空闲状况;利用空闲信道发回寻呼响应。 MSC:确定该移动台所在的小区,找空闲的话音信道,通知相关基站,发检测音,并通过控制信道给MS发转移信道指令和信道号。
移动台:自动调谐到指定的话音信道并环回检测音给基站 。 77.在基站系统结构中,主要包含哪些接口?个接口的作用是什么?
交换接口: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相连,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用户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
78.无线接口是一个开放性的接口,它采用什么样的分层结构?
无线接口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物理层(第一层)数据链路层(第二层)信令层(第三层) 79.移动交换系统的网络接口主要包含哪几种?各接口的作用是什么? 1.Um接口:是用户终端设备MS与基站之间的空中无线接口。
Um接口直接和用户相接,所有和信令相关的信令消息都源于此接口。 2.A-bis接口:基站收发信机BTS与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的接口
3.A接口:基站控制器BSC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的信令接口。 A接口也称为无线接入接口。传送有关移动呼叫处理、基站管理、移动台管理及信道管理等信息,并与Um接口互通,在MSC和MS之间互传信息。 4.B接口:MSC与来访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 5.C接口:MSC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接口。
6.D接口:来访位置寄存器VLR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接口。 7.E接口: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
8.F接口:移动交换中心(MSC)与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之间的接口。 9.G接口:不同的来访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
80.ATM信元结构如何?影响ATM信元长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请说明在UNI上和NNI上的信元格式有何不同?
ATM信元是ATM的基本信息单元,根据对传输效率、时延(包括打包时延、排队时延、时延抖动和相关的信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南理工《现代交换原理》复习资料(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