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功能: (课本P75)
①任务调度:负责按交换程序的实时要求和紧急情况的优先等级进行调度。
②I/O设备的管理和控制:负责对显示器、磁盘、硬盘、监控台等I/O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③处理机间通信的控制和管理:负责交换系统中各处理机间信息交换的控制和管理。 ④系统管理:负责对软件系统中软件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12.用户数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3.什么是局数据,局数据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4.呼叫处理过程中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包括哪几种处理?画图说明状态转移图与呼叫处理程序的关系。
(1)输入处理,接收并识别外部端口输入的接续处理请求和相关参数。
(2)内部处理,根据接收的输入信号和当前的进程状态,结合规定服务性能和资源情况确定下一步任务。
11
(3)输出处理,根据内部处理结果,发布一系列控制命令,控制话路系统内有关设备动作。完成话路设备的
驱动。
15. 简要说明程控交换机中本局呼叫处理过程,经历哪些主要阶段?试用状态转移图说明本局呼叫接续时,主叫用户经历哪些稳定状态?并逐一说明引起状态转移的原因。
在程控交换机中,呼叫接续过程都是在呼叫处理程序控制下完成的。从主叫摘机到话毕挂机,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接续的主要步骤: 1.主叫用户摘机 2.送拨号音 3.接收拨号 4.号码分析 5.接通被叫用户 6.振铃
7.被叫应答和通话 8.话终挂机 Ppt第四章121
16.简述程控交换机软件管理技术中的多重处理方法。
(1)按优先顺序依次处理 将需要处理的任务加以分类,排定处理的先后顺序。 ①根据实时性要求设定优先级
按一定周期执行任务 (对用户的扫描)
任何时候都可以执行的任务(对号码的分析处理) 平时不需要但需要时应立即执行的任务 (故障处理)
12
②按先到先处理 ③处理时间短的优先 ④执行周期短的优先 ⑤处理结果影响面大的优先 (2)多道程序同时运行
采用多道程序同时运行,可以使处理机在一段时间内同时保持若干个程序作业处于激活状态。许多呼叫按时间分隔来使用处理机,使处理机对多个呼叫接续进行穿插处理,多道程序同时运行的工作方式。 避免了一个呼叫长期持续占用中央处理机的情况
17.多重处理有哪几种处理方法?采用群处理的主要有哪些方面? 多重处理:(1)按优先顺序依次处理
将需要处理的任务加以分类,排定处理的先后顺序。 ①根据实时性要求设定优先级 ②按先到先处理 ③处理时间短的优先 ④执行周期短的优先 ⑤处理结果影响面大的优先 (2)多道程序同时运行
采用多道程序同时运行,可以使处理机在一段时间内同时保持若干个程序作业处于激活状态。许多呼叫按时间分隔来使用处理机,使处理机对多个呼叫接续进行穿插处理,多道程序同时运行的工作方式。 群处理主要方面:这种群处理的方法常用于用户线或中继线的扫描监视。 18.时间表的作用和设计要点。
作用: 采用时间表来启动周期级程序的执行
要点:一张时间表所能调度的最大程序数等于其列数,它由字宽决定,行数则由计数器的最大值确定。
时间表调度,所有周期程序具有严格的周期性要求,所有程序须完全等时调度。
时间表调度程序的激活间隔是所有时钟级程序周期的最大公约数,时间表行数等于所有程序的周期除以时钟周期的商数的最小公倍数。
对执行程序的周期要求(时钟中断为8ms ): a. 周期时间必须是8ms的倍数
b. 周期时间必须被96ms整除,才能组成整循环。
19.按照对实时性要求的不同,交换系统中的程序可分为哪几个级别?说明各类程序的特点及驱动方式。 1.故障级程序 故障的发生是随机的。由故障中断启动。方式为:产生故障后,中断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执行故障级程序,进行故障紧急处理,完成后返回原来被中断的程序。
2.周期级程序 各种扫描程序均属于周期级。为确保周期级程序的执行,交换机的时钟电路向处理机发出定时中断的请求,称为时钟中断。周期级程序由时钟中断启动。
3.基本级程序 基本级程序主要对周期级程序发现的外部事件分析处理,大部分在运行时构成进程,也称作进程级。 基本级程序可按其完成任务需求分成不同的优先级。呼叫处理程序优先级较高,维护和管理进程优先级较低。基本级程序由任务调度程序调度执行。基本级由队列启动。
13
20.设任务调度的时间表有24个存贮单元,每单元字长16位,基本执行周期T0=4ms,问其可以为多少个任务施加调度?可实现多少种执行周期?
16;8(4ms,8 ms,12 ms,16 ms,24 ms,32 ms,48 ms,96ms) 21.呼叫处理程序主要包括哪些处理?简述各项处理的作用。
呼叫处理程序用于控制呼叫的建立和释放。呼叫处理程序包括用户扫描、信令扫描、数字分析、路由选择、通路选择、输出驱动等功能块。 (1)用户扫描
用户扫描用来检测用户回路的状态变化:从断开到闭合或从闭合到断开。从状态的变化和用户原有的呼叫状态可判断事件的性质。例如,回路接通可能是主叫呼出,也可能是被叫应答。用户扫描程序应按一定的扫描周期执行。 (2)信令扫描
信令扫描泛指对用户线进行的收号扫描和对中继线或信令设备进行的扫描。前者包括脉冲收号或DTMF收号的扫描;后者主要是指在随路信令方式时,对各种类型的中继线和多频接收器所做的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的扫描。 (3)数字分析
数字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所收到的地址信令或其前几位判定接续的性质,例如判别本局呼叫、出局呼叫、汇接呼叫、长途呼叫、特种业务呼叫等。对于非本局呼叫,从数字分析和翻译功能通常可以获得用于选路的有关数据。 (4)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的任务是确定对应于呼叫去向的中继线群,从中选择一条空闲的出中继线,如果线群全忙,还可以依次确定各个迂回路由并选择空闲中继线。 (5)通路选择
通路选择在数字分析和路由选择后执行,其任务是在交换网络指定的入端与出端之间选择一条空闲的通路。软件进行通路选择的依据是存储器中链路忙闲状态的映象表。 (6)输出驱动
输出驱动程序是软件与话路子系统中各种硬件的接口,用来驱动硬件电路的动作,例如驱动数字交换网络的通路连接或释放,驱动用户电路中振铃继电器的动作等。
22.输入处理的任务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程序? 输入程序的任务:
及时发现新的处理要求,对用户线、中继线的状态进行监视、检测和识别,以便确定摘机、拨号、数字间隔、应答、挂机等变化情况;然后送入队列或存储区,以便其它程序使用。 主要有:
用户线扫描程序——监视和识别用户线状态变化 脉冲号码扫描程序 双音频号码扫描程序
中继线扫描程序——监视中继器线路信号
14
23.举例说明呼叫处理过程就是各种输入处理、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的不断循环。
例①:从用户摘机到听拨号音,输入处理是用户状态扫描;内部处理是查明主叫类别,选择空闲的地址信号接收器和相应通路;输出处理是驱动通路接通并送出拨号音。
例②:从用户拨号到听到回铃音,输入处理是收号扫描;内部处理是数字分析、路由选择和通路选择;输出处理是驱动振铃和送回铃音。
24.分析程序包括哪些分析?简述各个分析的任务,并说明数据来源。 分析程序包括: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状态分析
去话分析 根据启呼用户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以确定应执行的任务。(如:根据主叫话机类别,选择不同的收号器与主叫接通。) 主要信息来源:主叫用户数据。
号码分析 根据用户所拨号码或由局间中继线送来的号码,查找译码表进行分析,以确定接续性质,即本局接续、出局接续、长途自动呼叫及特服业务呼叫。(出局接续时,还必须确定对端局号 )。 数据来源:用户所拨号码。号码来源:被叫号码或局间中继线送来的号码。根据所拨号码查找译码表进行分析
来话分析 在来话时对本局被叫用户的分析叫来话分析。号码分析的结果如判断为本局来话时,应进一步分析被叫线路类别、状态数据、收费类别及允许新业务等。 数据来源:是被叫方面的用户数据以及被叫用户的用户忙闲状态数据。即被叫用户的有关数据。
状态分析 分析在什么状态(稳定状态)下出现了何种变化因素(输入信息),应转移到哪种新状态。 数据来源——稳定状态和输入信息。
25.什么是随路信号?随路信号方式中的记发器信号主要有哪几种传送方式和结构形式?
随路信令: 语音/数据与信号采用相同的传输通路。是指在话路接续过程中所需的占用、应答、拆线等业务信令均由该话路本身来传送的一种方式。 随路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有:
逐段转发:逐段识别,校正后转发。
端--端方式:将信号路由进行接通以后透明传递。
混合方式是将端到端和逐段转发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在劣质链路部分采用逐段转发方式,在优质链路部分采用端到端方式
控制方式 控制信令发送的方法。
(1)非互控方式(脉冲方式) 发端不断地将需要发送的连续或脉冲信令发向收端,而不管收端是否收到。不必等待接收端的证实信号。
(2)半互控方式 发端向收端每发一个或一组脉冲信令后,必须等待收到收端回送的接收正常的证实信令后,才能接着发下一个信令。也就是前向信令受控于后向信令。 (3)全互控方式
发端连续发一个前向信令,不能自动中断,要等收到收端的后向证实信令后才停发前向信令;接收端发送证实信令也是连续发送,不能自动中断,须在收到发端停发前向信令后才停发证实信令。连续互控,分四拍。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南理工《现代交换原理》复习资料(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