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爱莲说》 基本信息 课题 语文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23 爱莲说 作者及重庆市铜梁区旧县中学黄贵平 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并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容,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突破重点词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中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翻译并熟背课文; 2、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如能运用最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学生回忆相关咏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学生初步感受1.情景导入 “莲”或“荷”的诗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莲”的形象 句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培养学生自己和节奏。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思考问题的积极3.学生齐读课文,整习的内容,点拨指导。 性,使不同层次2.诱思导学 体感知。 的学生都能积极4.分组疏通文意,学 主动地获取知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识。 解文意。老师适时指导解惑。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说”? 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3.合作探究 3.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4.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5.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结合。成绩不错让学生自主思的学生更注和积累,考,深入理解文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章内涵。 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 6.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7.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8.作者通过写莲花是要寄托作者的什么志向? 4.朗读背诵通过各种形式的朗指导 读来实现。 男女生分段朗读,通过提问背诵自由朗读,分组朗读课文,同时能为教师提问,学生用书理解性默写打基上的原句回答等。! 础。 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学生思考讨论后5.拓展延伸 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回答 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 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 (1)陶渊明 爱菊 世人爱牡丹(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与1.归纳主题(找出中众不同)予爱莲 心句) (2)菊花之隐逸者牡2.了解本文衬托的写法 丹花之富贵者 (衬6.课文总结 本文中,作者托,表现莲的品格高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出百花) 花?几次提到?作用是 莲 花之君子什么? 者 (3)菊之爱 陶后鲜 有闻 莲之爱何人(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 牡丹之爱 众 板书设计 爱 直 莲 说 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意涵。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造性。 教学反思 一、课题内容太多,学生朗诵不足,理解课文内容匆忙; 二、 有的学生理解课文意涵有困难,教师需要创新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356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