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作者:赵静
来源:《学园》2014年第06期
【摘 要】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做好教学设计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设计 优化安排 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10-01 陈谵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提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而不知整体教材者,也不能上好一节课。因此,一堂语文课上得如何,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方案的形成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下面是本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
一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细化
有效的语文教学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导致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过程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对语文课最权威的解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目标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领航灯”。纵观众多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无外乎“知识、能力、情感”三大块。其实,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过于宽泛,而应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某一节课,让教学目标更细化,更具可操作性。如《观潮》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有这样设计:“读懂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句。”这一泛泛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就没有可操作性,应再设计得更具体些。
二 重视与文本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想提升学生的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就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看到语言文字的形,读出语言文字的韵,听到语言文字的声,悟出语言文字的味,与文本进行对话。
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呢?首先,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创设出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落日的幻觉》时,可以用一组唯美的落日图景导入,也可以用一组视觉假象图导入,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给学生提供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质疑文本的机会,放手让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小议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