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成功的优秀品牌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就品牌而言,一方面是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则是品牌内在的精神和无形的文化力量。一个企业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多少,不仅体现了企业实力的强弱,而且体现了企业无形资产价值,代表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持续发展的空间。根据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的分析报告,《财富》杂志排名前250位的大公司有近50%的市场价值来自于无形资产,而品牌价值无疑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相互结合,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力量首先体现为品牌优势上。2004年,品牌顾问公司公布全球最佳品牌调查报告,全球十大品牌中,美国独占八个,实力最为雄厚。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海尔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之一,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地位,这与一个大国实力是极不相称的。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品牌长不大、做不强,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品牌文化的长期支持,我们要甩掉“品牌小国”的帽子任重而道远,惟有卧薪尝胆,增强忧患意识,实施品牌战略,着力于品牌实力的打造,才有可能在世界品牌强国之中拥有一席之地。才可能将中国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公司。
4.4实施品牌战略离不开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企业通过“贴牌生产”,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等方式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学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只停留在单纯的廉价要素中获取竞争优势是难以获得长足发展的。没有自主品牌意味着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对市场的控制权,也就难以成为真正的拥有者,获得拥有者的最大利益。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必由之路。
4.4.1实施品牌战略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
“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在中国刀剪市场一直割据半壁江山的“王麻子”,一个曾经辉煌350余载的中华老品牌,为何在中华老字号普遍“枯木萌新枝”的变革时代渐行渐远了呢?是产品开发迟缓,技术创新不够使“王麻子”身陷困境的直接原因。
技术是品牌的基础,基础打牢了,品牌才能打响。卓越的技术水平对一个品牌的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增强研发能力,我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要加强自主科研开发。科研开发是自主创新的源头。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敢于挑战科技发展的高峰,才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海尔“天然洗衣”的洗衣机在马来西亚市场引起的轰动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证。二是要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名牌企业要强化大品牌意识,积极推动品牌的延伸和扩张,实现名牌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善于将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三是要加强专利的申请和保护。专利的拥有量和质量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三星公司曾一度是廉价品的代名词,后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截至2006年4月份,三星全球申请并公开的专利达到126976件,这些技术的形成为三星产品的价值提供了根本性的保证。
4.4.2管理创新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内部保证。
品牌是质量、管理与文化的统一体。我们已经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样,要求我们在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上不断创新。因此,管理创新也是“创新每一天”的重要内容。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管理创新既可以对全过程管理进行创新,也可以对具体的细节管理进行创新;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在实施管理创新中,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其中包括新的经营方针:战略、理念、策略等;二是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支撑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不再是刚性的,应该是柔性的、可变的、通过再设计,建立一个企业过程化、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三是设计一个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激励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创新,并可以针对管理的某一方面进行创新,如:生产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人事管理模式等;四是进行一项或几项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是企业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既是企业行为规范,也是员工行为规范。制度创新会给企业面貌和员工素质带来变化,使企业的品牌建设以新的姿态参与激烈的竞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品牌战略的发展研究(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