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农户经营规模偏小与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成为农业生产力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80年代中期后开始出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雏形的经营方式,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经营方式逐步发展起来,并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9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历史性转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产业化有一个大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重要论断,并对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出了具体部署。
从实践发展来看,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进一步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可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直接而有效地带给农民,比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带动力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可以说,推进农业产业化,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
二、当前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4年8月底,全镇呈现出种植名、优、特、新水果规模近千亩的曾茂秀女士创建的茂铭果业基地,侯林、宋开泽年规模养兔各 3万只以上的养兔场,欧阳籍、欧阳笃等七户圈养鸡户平规模达千只以上,治河、新安、石柱成片种植商品蔬菜规模各在100 产亩以上,陈谦路、李俊水产养殖规模各在100 亩以上等产业大户。其中,曾茂秀的茂铭果业在市、县已享有盛誉,曾茂秀并获得国家级表彰的“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和获得绵阳市第四届劳动模范的殊荣。一个以中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群已初步形成。随着这些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农户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通过改造“企业加农户”的传统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由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兴办饲养小区,集中饲养、统一服务、分户经营,初步形成了企业建小区、小区带农户的新模式。通过支持引导茂铭果业和农民成立行业协会,发挥了其在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利益纠纷调节、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的作用,保护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金石镇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意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