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方法
1.2.1 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培养[1]:孕15~18 d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 mg/kg麻醉,无菌条件下剖腹取出胎鼠,开颅取出大脑皮层放入预冷的DMEM培养基中,剔除软脑膜和血管,将脑组织移入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和10%马血清)的小烧杯中,用细口吸管反复轻轻吹打成细胞悬液,以2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并将滤液细胞数调至1×109个/L,接种于经0.01%多聚?L?赖氨酸过夜处理的细胞培养板中(24孔板接种1ml·孔-1,96孔板接种0.1 ml·孔-1),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次日待细胞贴壁后换液1次以去除死细胞,以后每3~4天换液1次。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加入终浓度10 μmol·L-1阿糖胞苷以抑制非神经细胞的生长,18 h后换新的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
1.2.2 缺氧缺糖对神经细胞的损伤[2]:取培养8~10 d的神经细胞,吸去原培养液,用无糖 Earle’s 液(mmol·L-1:NaCl 143,KCl 5.4,CaCl2 1.8,MgSO4 1.0,NaH2PO4 1.0,HEPES 2.4,pH 7.4)洗2遍,每孔加入含连二亚硫酸钠0.5 mmol·L-1的无糖Earle’s 液1ml(24孔板),0.1 ml(96孔板),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正常对照组用含葡萄糖10 mmol·L-1的Earle’s 液孵育。给药组在损伤处理前24 h及处理过程中均加入不同浓度的Ami(10-7、10-6、10-5mol·L-1)。
1.2.3 MTT微量自动比色[3]:缺氧缺糖损伤细胞后24 h,用MTT染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96 孔细胞培养板于终止培养前每孔加入10 μl MTT(终浓度为0.5 g·L-1),继续培养4 h后,吸去上清液,加入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phoxide,DMSO)100 μl溶解甲肷结晶,待其充分溶解后,用酶标仪测其OD值,检测波长为570 nm。细胞存活率(%)=100%×OD值/对照组OD值。
1.2.4 LDH和NO的测定:细胞经损伤处理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按文献方法[4,5],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培养液中LDH活性、NO含量。
1.2.5 培养液中GSH?Px含量的测定:细胞经损伤处理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按文献方法[6],参照GSH?Px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培养液中GSH?Px的含量。
1.2.6 神经细胞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培养的神经细胞加入终浓度为10 μg/ml的Hoechst 33342,在37℃孵育30 min,用1%多聚甲醛固定10 min。将长有细胞的盖玻片封片于载玻片上,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计数200个细胞,计算凋亡率。
1.2.7 神经细胞bcl?2和bax免疫组化染色:按常规方法操作,抗bcl?2或抗bax一抗工作浓度1∶200。
1.2.8 数据处理方法: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统计处理用SPSS软件作F检验。
2 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大鼠前脑皮层神经细胞培养8~12 d后,胞体呈锥形或多极形,光晕明显,多聚集成团,细胞团之间可见粗大突起连接成神经网络,核不可见。经“缺血”损伤后,细胞突起缩短,胞体折光性下降,颗粒样物质增多。经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活细胞的核、浆呈弥散均匀荧光;凋亡细胞的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颗粒、块状荧光和核裂解块状荧光。检测培养上清液,发现LDH漏出率、NO含量明显增加,GSH?Px活性明显降低。Ami 10-7、10-6、10-5mol·L-1能显著减轻缺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用药组与损伤组相比,细胞更接近正常形态,细胞存活率、细胞含量增加,NO的生成受到抑制,GSH?Px活性明显增强,凋亡率下降,促进缺氧神经细胞产生bcl?2,并减少bax的产生。详见表1~3。表1 阿米替林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元的影响 表2 阿米替林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元NO、GSH?Px的影响( 表3 阿米替林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元凋亡率、bcl?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阿米替林对缺血损伤神经元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