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的缭绕,寻找阳光的世界 ——网络痴迷倾向个案辅导(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次,我去上网,被妈妈逮到。她丝毫不顾及我的面子和自尊,在网吧里把我痛骂了一通。我已经这么大了,在公共场合,那么不留情面,我觉得自己在他们面前一点尊严都没有了,觉得自己被人遗弃了,只有在网络里,我还有我自己。我恨我自己,也恨妈妈。”
虽然我并不认同小新的行为,但我却也开始有点读懂他的心。很多中国父母都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即使和孩子交谈,也常常用命令的语气和他们说话,不去了解他们的真正想法,因此,青少年往往无法从家庭中得到认同。
小新因为学习压力以及父母的不理解,导致对网络的好奇,进而发生兴趣,本来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鼓励他,帮助他,并且给他正确的指导,但很可惜的是小新母亲的言语态度和方式不当,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所幸的是老师发现及时与家长联系,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达成共识。在恰当的时间,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并借助自己的周旋润滑,使得孩子在家长面前,将问题的根源直接道出,虽然家长的权威和自尊受到挑战,但却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孩子和家长之间能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反思我们的想法和行为,问问孩子,之后再评判他们的行为。毕竟,现实生活中如果无法得到理解与认同,自然只有转而投向那虚拟的网络世界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很多如小新的父母一样,“恨铁不成钢”,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需要。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去爱,结果适得其反。
三、辅导策略
通过与小新的多次谈话和沟通,我明白了:上网无节制、网络痴迷实际上只是一种表象,反映的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如小新的自我认同的困惑;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老师和家长的不当的教育方法,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结果,并把这个结果当成了原因,未能从源头上去帮助孩子,反而让他们离我们的爱越来越远。针对小新网络痴迷倾向的原因,我的辅导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站在小新的立场,接纳他的行为,帮助他找到导致他迷恋网络的真正原因。
2、和小新一同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游戏、网络信息、网上人际交往。让他认识到沉迷网络之后会给自己身体、心理以及学习上带来危害,让小新认识到自己对网络的使用已经是无节制的,并已经造成不良后果——旷课、逃学、成绩下降。从认知上让他知道自己的网络痴迷已经是行为失当,继而转变他对网络痴迷和依赖的认知成分。
3、和小新一起讨论分析,帮助他认识到导致他无节制上网行为的潜在心理问题。正是因为潜在的心理问题使他逃离正常的生活而出现了无节制上网行为。协助小新面对现实,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并非沉迷网络就可以的,这只能使问题更加恶化,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引导俊新制定改变网络痴迷倾向的具体行动计划,主要就是协助他恢复自身的生活规律,恢复其生物钟,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具体包括限制上网的时间和次数(不可绝对禁止)——引导他采用心理暗示法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如篮球赛、跑步、歌手大赛);积极参加班级体活动,进行人际交往训练等等。
5、与小新家长的交流,引导他们改变态度和方法。寻求他们的协助在这次辅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解铃还需系铃人”。具体包括:首先引导他们对网络有所了解,寻找与孩子的共同语言,不能因为网络有负面作用就一概加以否定,使他们能够明白网络并不是毒蛇猛兽,没那么可怕,如果合理地使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帮助,所以不能一味地禁止。接着帮助他们了解俊新上网的动机——是为了放松、为了寻求尊重、认同、理解与接纳,明确告诉他们:你们对小新痴迷网络表现出的焦虑是可以理解,只不过反应过激带来的态度、方法不当,对改变孩子的网络痴迷倾向是没有帮助的,不仅不能切断孩子与网络的联系,反而由于缺少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与接纳,而将问题的解决打上了“死结”。因而对俊新的辅导,目前作为家长所要面对的就是要能够接纳自己的孩子,以父母的理解与关爱给予他更多的爱和支持,和网络进行一次爱的争夺。不要再采取讽刺、挖苦、不信任的软暴力和其他一切强制的措施,取而代之的是,应是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家庭活动,如出去郊游,一起去参加户外锻炼,一起做家务等,以此来增进彼此间的亲情。这样小新慢慢地就能从父母那得到肯定和认可,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缺乏自制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家长与学校一起对小新上网的次数和时间进行监督。
6、由他人监控向自我监控的过渡,让小新在回归正常的生活之后,能进行自我监控以维持辅导的效果。
总的说来,对小新的辅导,我始终坚持以小新父母对俊新的接纳、认可、关爱为主,坚持“网开一面”和“自控”与“他控”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
四、辅导效果
经过学校和家长的配合,以及小新个人的努力,经过几个月的持续辅导,小新已经从每天都要去上网减少到一个星期上一次网,甚至有时可以不去。小新的学习和生活回归到正常的轨道,看到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地走在校园小路上,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五、案例反思
小新的例子让我想到了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一贯以来在面对孩子的诸如网络痴迷倾向、自卑、对前途茫然等问题时,我们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其实痴迷网络只是一种表象,实际反应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自我认同的困惑问题。相信每个家长和老师都是爱我们的孩子的,那么在遇到问题时,请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只有拨开云雾面纱的缭绕,才能分享到阳光,也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们的孩子才能入阳光般健康地成长。
个人信息:刘秋红、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362321)联系电话(13215959222)电子邮箱(liuqiuhong0516@163.co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拨开云雾的缭绕,寻找阳光的世界 ——网络痴迷倾向个案辅导(2)在线全文阅读。
拨开云雾的缭绕,寻找阳光的世界 ——网络痴迷倾向个案辅导(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