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论文:也谈赏识教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3-02-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们教师经过多年的师德教育,渐渐摒弃了“惩罚”手段,开始想方设法去发现、寻找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有的教师在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去寻找最美妙的字眼夸奖和称赞学生,而在提到学生缺点时,却总好像陪着一百个小心的样子,什么“如果……就更好了”,什么“你要是……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之类,这样的赏识纯属于走入“误区”。正确的赏识,应该做到两点:(1)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比如,孩子在写完作文之后,你通过认真阅读把孩子在作文选材、立意、表达、结构上所做的努力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2)赏识表扬要及时。家长、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极端。反思我们的工作,也会发现由于不适当的表扬留下的后遗症,比如备受家长、老师赏识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表扬给“宠”的!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摒弃 “严师出高徒”的“惩罚”教育,积极地进行赏识教育,最大限度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要努力避免不恰当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看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理想。
人需要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在人的本性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地想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
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的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如果此时教师和家长们过分地去求全责备,不支持、不信任,甚至蔑视,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是成大才的料子。反过来,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则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2、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
3、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开拓型人才。
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知识型的、刻板式的人才,而是创新式的、开拓型的人才。如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教条式的接受知识,这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而要培养有创见的,有个性的有用之才,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应大加鼓励,大加赞赏;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努力创新的优良品质,逐步成长为开拓型人才。
在赏识教育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片面理解赏识教育和不负责的“赏识”都是有害的。
如果教育者违心地表扬,这样下去,学生就会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弱点,失去努力的方向。
这样在表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心理素质差,不能经受挫折,一旦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失败,就会怨天尤人,强调客观找出若干理由来原谅自己,终究不能成长为有用之才。
因而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要以帮助提高认识的语气和态度诚恳地提出批评,要在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总之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2、要真诚地“赏识”。 
  青少年学生虽然欢喜听表扬,渴望被赏识,但他们不需要廉价的表扬和赏识。如果孩子的某次考试成绩只是一般,而老师和家长不是从鼓励进步的角度去评价,而是敷衍式地、不合实际地去表扬:“考得很好”。
这样的表扬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被看成是讽刺,会疏远双方的情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表扬应有实在的内容才能体现出赏识者的真诚。
例如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小结,如果只是空洞地说“你的表现不错”,而不能具体地提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问题上表现还不错,学生就没有被赏识的感受,当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教育方式是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千差万别的,赏识教育不可千篇一律。
4、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
虽然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但有人内向,有人外露;有人单纯,有人复杂;有人重情感,有人讲实际。对不同的人,应从不同的角度去赏识,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扬;或对其成功当众宣扬,或对其业绩个别赞赏;或直接地赞同,或含蓄地认可;或在失败中帮其找出成功的一方面,或在肯定成功的同时提醒注意点。总之,不能一厢情愿地去赏识别人,也要考虑被赏识人是否接受你的这种赏识,或能否承受你的这种赏识方法。表扬,也要讲究艺术性。
5、赏识教育要与其他的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 
  教育方式是多元化的,在充分肯定赏识教育的时候,不可忽视、贬低其他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方式,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事件中,可能用启发教育,或挫折教育等其他教育方式会更有效。
只有针对具体情况将各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才能使赏识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让我们的学生在赏识中健康成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教育论文:也谈赏识教育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论文:也谈赏识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3302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