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鉴于学校体育的特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其既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又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第一, 增强学生健康体质。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 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使学生步入社会后, 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 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 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 调节大脑中枢神经, 改善机能, 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 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体育课件制作等, 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创造意识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 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
第三,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 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 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 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四,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 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 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 因而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 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 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 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 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 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3 体育教育建设与发展应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3.1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从“增强体质”升华到“健康第一”,这标志着我们对学校体育改革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更接近学校体育发展的本质。“健康第一”的出发点是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体现了人文精神,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一种全新的理念。这对改革与发展中学体育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3.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学校体育实施改革就是为了学校体育事业能更快地发展。我国中学体育目前之所以能出现如此蓬勃发展的势头,归根结底就是坚持了发展这一重要的战略思想。
3.3 中学体育改革中最大的难题不存在于学校体育本身,而是存在于制约它的社会环境之中。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正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锐利武器,为推进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3.4 学校体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学体育教育和阳光体育的实施,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样才能推动中学体育教学健康地发展。
4 科学发展理念下中学体育教育的完善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4.1 在保证上好体育课的同时,不断拓展体育课程实践的空间。要强化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突出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强化实用性和终身性。
4.2 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确立多元培养目标,按需设计多种培养规格,尝试推进建立多途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时间、上课教师,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4.3 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或编制体育教材和体育运动器材。体育教师应面向全校学生定期举办有特色的体育理论讲座,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4.4 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既是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体育课程质量的重要保证。要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体育成绩评定、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育教学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发挥最大效益的使用和管理的体制,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立各类教学文件、教师和学生考核资料等档案,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4.5 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培训在岗体育教师,努力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要建立有效机制,促使体育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积极投身课改;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要充分挖掘体育资源,大力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
5 科学发展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5.1 注重体育教学的全面性, 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 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明显缺少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 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 “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 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让学生动起脑筋, 边想边练, 练好了也就明白了。“懂”了原理, 学生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 在使用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 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 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 而是“乐”学。
5.2 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 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 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 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 促进机能完善, 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 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等方面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 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 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 用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 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科学发展理念下中学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体现(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