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中传统文化的培养(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另外,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还必需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而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无疑是最好的引路人。
(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结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借助本校的审美教育、关爱教育、感恩教育等,以校园大型活动为背景,将育人工作贯穿到校园活动当中。广州广雅中学从2005年起,以“文化育人”的口号倡导每个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学校里除建有名人铜像外,还先后通过校内楼宇命名、挂牌匾、兴建文化长廊等活动,大力倡导传统国学,另外该校还拟将校园内所有的牌匾都编成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利用中国各种传统节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别开生面的活动,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些做法都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
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核心是引导青少年“做人”
引导学生 “做人”,方法要不拘一格,不能只凭课堂的说教,教育时机可能就在平凡的事物中,可能是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息,一次赞许的表扬……归结起来,怎样“做人”,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他人、民族和国家、自然环境几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正是通过对待自我、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而实现的。
(一)如何对待自己。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自尊、自重、自爱。传统文化主张生命的至高无上,然而相比生命而言,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则更为重要。比如所谓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即是追求崇高的人格尊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都是说做人应具有的意志品质。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品格的修炼、道德的成长,是为人做事的根本,也是成就人生之道。
(二)如何对待他人。要提倡与人互相关爱,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要教会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明白共生共存的道理;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要秉承仁、礼、和、义、信;要引导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博爱无私;教育学生以礼待人,尊敬他人;帮助学生树立一颗平常心,宽容、理解;鼓励学生与不义做斗争,弘义立德、明义修身、正义谋利;告知学生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重信、守信、恒信等……
(三)如何对待民族、国家。中国世世代代提倡 “忠心为国”,岳飞的精忠报国,杨门的舍生忘死,都为我们树立了爱国的典范。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成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时刻以报国为己任,忧国忧民,尽己为国,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不忘民族、不忘国家、报效祖国。
(四)如何对待自然。中国古代讲求 “天人合一”, 《周易》主张既要重视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教育者不仅要自身关注生存的家园,还要让学生明白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对人类造成的恶果,为被砍伐的森林、沙化的土地、升温的大气、污染的海洋,从小事做起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爱护、保护大家共同的家园。
2003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精彩演讲。请让我援引其结束语作为本文的结语:“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注:宋儒张横渠语)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浅谈青少年中传统文化的培养(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