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更是一个值得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完成现代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当然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以“活中求实”贯穿始终。所谓“活”,就是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唱中学,在情景中说,在说中熟,在游戏中运用掌握,同时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电化教育手段,多给学生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实”,就是指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应该掌握的各项英语知识。“活中求实”即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轻轻松松的状态下,实实在在地学好英语。
以下我将自己在教学过程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商榷:
1、坚持每一节课都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学生领进英语的殿堂。一首动听的英文歌曲,一则简短的英语笑话,几条精巧的谜语,几句深刻的名言警句,都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短短几分钟,不仅能够扩充学生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为整堂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遨游在英语的海洋。
2、每个单元结束之后,我都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编一个故事,字数在100字左右,跟高考作文要求接轨。学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必须用上该单元的至少6个新单词,串联成一个故事。之后,我让学生互相拜读各自的作品,并且评出一名“故事王”。而且每次我都会把该周的“故事王”的照片贴在教室的“英语芳町”栏内。
3、每周阅读、欣赏一篇课外的好作品。作品的选材可以是诗歌,简短优美的散文,甚至可以是歌词。如果选材是一首诗歌,我在分析完诗歌的背景、意境、语言、韵律等之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诗歌朗诵出来;如果是歌词,我是将作品的文学欣赏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总之,对于不同的选材,我会运用不同的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我记得我第一次把John Masefield的Sea Fever介绍给学生的时候,很多学生都非常的惊讶地说:“原来英文也有押韵……还有象征……简简单单几个单词能勾勒出这样壮阔的画面……”如此云云,我当时听得哭笑不得,但我能说什么呢?难道这些学生不是我们这批教师一手打造出来的吗?难道不是我们狭隘的输出造成了他们对于英语的狭隘的理解吗?
4、每月欣赏一部国外影片。Tarzan ,Beauty and Beast, Sleepless in seattle,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影片。在欣赏影片时,如果没有教师在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者没有明确指导学生该怎么去欣赏,那么最后的收效肯定是不如人意的。学生只会注重于其中的故事情节,精彩的画面,再手忙脚乱地扫描屏幕下方的中文字幕,看里面的人物说什么,而不是听别人说什么。所以,我在给学生介绍一部影片之前,都会交代清楚目标。该听懂多少对白,该了解什么西方礼仪,该掌握哪些西方文化,一个也不能马虎。
5、每两个月至少完成一本英文故事书的阅读量。我们一般选择“书虫”系列的世界名著(英汉互译)。如:A Tale of Two Cities;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Oliver Twist; Treasure Island等都很受学生的欢迎。双月末,我们会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孩子们在一起畅谈读书心得。
我想,英语学习的渠道多种多样。去商店购物,可以从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袋上学到很多英语单词;假期去旅游,可以从路旁精美的广告牌上学到英语知识;去理发店理发,顺手翻开的一本旅游杂志,都能从中了解到国外的风土人情。但是我们的学生是否有这个意识时时处处地去学习英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注意培养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中国的英语教育现状一定能有所改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以兴趣为支点 ,撬起“英语”磐石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