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论文(共2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取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字句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的是,关键字句具有统率全文的作用;否则,就串联不起上下文,整个教学设计就松散了、片断化了。


  路径三:依文本体式


  依文本体式进行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这是可喜的现象。文体不同,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表现形式自然不同,必然要选择相应的方式来设计教学。


  最典型的课例当属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谈中国诗》,在课例中黄老师把课堂切分如下几个板块:(1)介绍标题、作者、文体;(2)给课文段落标序号;(3)讨论文章15段哪些内容可以砍掉、哪些必须保留;(4)添、删、改课文标题;(5)讨论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否砍掉;(6)为何不是学术论文而是学者散文。[5]纵观整个教学流程,步骤(5)与(6)是紧紧围绕文体特征来组织教学的,而整个课例的价值是指向实用文“阅读经验”发展的核心——掌握与体式相应的阅读方法。笔者以前在教授此课时,先是带领学生整理出中国诗的四个特点,然后找一些学过的诗歌来品读,印证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最后品味大师幽默机智的语言风格。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设计无视本文是演讲稿且是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自然对指导学生阅读同类文章无益。


  再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有教师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三大环节:品语言,体会“哀”;理思路,概括“功”;明主旨,感悟“德”。如此设计,与文本体式契合严密。因为该文既是演讲词又是悼词,体会“哀”、概括“功”和感悟“德”的设计就是凸显出悼词的体式特征,而理思路则是紧扣演讲词文体的特点。如此设计,就抓住了本文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笔者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时,就充分考虑到本文的文体特征——辞赋,具有词采华美、音韵和谐、重在抒情等特点。所以笔者将教学设计为:一读,初步感知“辞”;二读,厘清文章思路;三读,体会句子表达效果;四读,体会文章平淡之风格;五读,感知表面归隐田园之乐、深层愤激之情与探索隐逸之志。如此由表及里,我们不难发现文本“浅层次是作者高洁志向的折射,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化展现,深层是儒家内圣外王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折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陶渊明才成为中国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归宿”[6]。


  依文本体式设计教学,需要教者尊重文本的体式特点,古诗文教学要以诵读、涵泳文字来设计教学,戏剧教学要以品味语言和揭示矛盾冲突为支架来组织教学,传统小说教学要抓住三要素和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和流程……


  路径四:借助外在的评价


  相对于上述三条教学设计路径,借助外在的评价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难度最大,这要求教者有丰厚的学养积累和开阔的视野,但这也是较容易出彩的教学设计。


  程玉玲老师在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时,非常巧妙地借助了杜甫的诗歌《春日怀李白》,抓住诗句“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中的“思不群”三个字的评价,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来解读李白的“思不群”,更巧妙的是,在课堂上教师用李白的“思不群”激发了学生的“思不群”,效果甚好[7]。


  再比如,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有教师从“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出发,提炼出三个要点:一是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二是冷峻的视角,三是着眼细节,思考生命,自省人性。然后依据这三个要点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参观者的感受反应——冷峻的视角(写什么);记者的主观情感的参与——零度写作的突破(章法构思);细节的对比反差——对生命人性的思考(怎么写),最后以给文章标题加一个句末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绾结。整个设计切合文本体式,且思路转换流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活动丰富,堪称精妙。


  受此启发,笔者在教授《离骚》(节选)时,也做了大胆的尝试。笔者引用了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这两句话,来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一是指导学生找出“称物芳”之“物”,以此来概括诗人形象——志洁;二是以“死而不容”引导学生梳理屈原生活的环境特点以及诗人的坚持,由此来体会诗人——行廉与正道直行。这样设计教学,屈原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符号了,而是一个能在逆境中坚持个人的情操、保持一颗高洁的心灵的活生生的人了。同时,学生弄明白了文章中许多香花香草名称和特点,觉得它们也不再拗口难懂了。


  借助外在的评价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广泛阅读,慧眼独具,善于找到外在的评价与“这一课”的契合点,契合点找得准、找得巧,就能盘活整个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的语境中,特别是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时,“生成课堂”“生成教学”等成了诸多语文教师口头与笔下的高频词汇,我们似乎已经不屑于言及“教学设计”“课堂预设”了。殊不知,将预设与生成看成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概念的观点显然是偏颇的。从来就没有无预设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石,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从这个层面说,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扎实地做好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规定动作这一基本功练好了,自由发挥的动作才会精彩。另外,有一点我们应该达成共识: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落点是学情和文体特征,而非教者天马行空的任意发挥。


  第2篇: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王春容(重庆市渝北区和合家园小学校,重庆渝北401135)


  摘要:新课标强调: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实施的理论凭证、实现学习目标的计划和决策、达成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教学活动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体育学科;室外空放教学环境;场地狭小干扰教学环境;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创作人,转变教师观念,丰富教师知识,提高教师自身能力,武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优秀教学设计的必经之路。


  一、树立教师“时代”理念,提高教师敏锐“嗅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论文(共2篇)(2)在线全文阅读。

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论文(共2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211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