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翻转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阐述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方法、策略,然后从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度指出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注意要点,最后给出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对其中涉及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进行阐述,旨在为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实践
作者简介:李甦,白柯晨(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昆明650000)
翻转课堂是混合式学习的一种,翻转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了在线学习经验。[1]尽管教学者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实施的基本思路大都是把基础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课堂之外,然后用课堂时间开展活动进行知识的深化。但是,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内容的教授转移到课堂时间之外,它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待学习过程的。更具体地说,如何让学生在课外独立地进行像知识获取之类的低层次认知工作,而把知识应用、分析、综合等高阶认知转移到有同伴和教育者支持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而在我国当前翻转课堂实践中由于有些教师对翻转教学自身定位不准确,在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有师生关系“失位”、知识难度“越位”、适用对象“错位”等问题。[2]因此,只有对翻转课堂的源起目的和本质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翻转课堂设计和实施的关键和步骤,才能真正发挥翻转课堂在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业表现的作用和价值。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基本内涵
翻转课堂的产生主要归因于两个运动:第一个运动是全球技术运动,使信息技术和教育“以极低成本”进行了整合;第二个运动是思想运动,思想通过技术渠道得以传播。[3]一些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并不是一种新的教育运动,因为教师很早以前就鼓励学生为课堂做好准备以便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教育电视和计算机支持的教学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翻转课堂有规则地、系统地使用交互技术融合在了学习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转课堂为把新兴的在线学习技术与主动和协作学习整合起来提供了框架,对于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来说,是一种教育技术的新趋势。与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将学习内容和材料在课堂之外传送和讲授,课堂时间则用来解决问题和推进概念,并进行协作学习。[4]通过技术在课堂之外完成内容的教授和材料的展现,而把课堂时间用来在同学和教师的支持下积极地协作应用所学的内容。该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学习步调独立地学习材料,把重点从教师转向学习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
目前,在实践中尚没有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或标准的方法。内容传送、教授的方法以及面对面课堂时间的使用方式将会随着学生的特征、教学者的知识背景、可获得资源以及学科问题的改变而变化。对于考虑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把课程讲授转移到课堂之外,内容的传送仅仅是全部学习体验很小的一部分。翻转课堂需要把学生视为积极的学习者,把对学习和课堂的控制权从教学者转到学习者手中,重视对学生高阶认知活动的促进。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创始人JonathanBergmann认为翻转学习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通常的学习有两个方向:一是注重对新知识传送的传统课堂,即教师上课,学生做笔记;另一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习得式的学习。应当指出的是,翻转课堂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相反,翻转课堂吸收了传统以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有利因素,只是把教师精讲知识的这部分内容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为课堂上的促进知识应用的小组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学习者能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寻求同伴和教师支持,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学习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翻转课堂的学习吸收了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有利因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综合体。这种混合学习策略的核心思想是翻转常规的教学方法:把原来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通过教师创建的视频和交互式课程让学生课前在家里进行学习,而把原来在课堂之外完成的作业和练习等任务转移到教师在场的课堂上来完成。此外,研究显示:混合学习环境要想成功,重要的是使面对面和网上这两部分的学习经验保持一个良好的结构,让它们彼此能够持续地相互支持。[5]
(三)翻转课堂的本质
按照JonathanBergmann的观点,从本质上来说,翻转课堂解决的是传统课堂中课堂结构的设计问题,为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因此,在课堂上确保和保持足够的、丰富的专题讨论、问题解决、合作与有效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有机会在课前学习新内容并能够反复地复习这些媒体资料直到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充分地理解了媒体上呈现的新内容。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为课堂活动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设计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来确保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度和参与度。
(四)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翻转课堂能够让教师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可获得的在线教学资源,从更大的范围来思考、选择最适合课程内容、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促进学习。教师在设计策略启发,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性认知的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总结提升,让学生把这些知识与对应的学科系统结构相联系。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协作者)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建构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回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翻转课堂可以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翻转课堂中,与当前被动课堂体验相比,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当前学习内容,有机会学习如何成为独立思考者。因此,如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得当,有引导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者的潜能。根据Young的观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互相帮助的合作者,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通过与自身、同伴、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此外,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在日常的课堂中和每个学生个体进行交流会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问题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