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实践机会,我们在阅读课中开发了“阅读—作文内化课”和单独的作文小练笔即小作文课。小作文课与作文内化课紧密衔接,承担着为大作文积累语言、积累写作经验的艰巨任务。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元素挤进阅读教学之中,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小作文课按照校本教材确定的教学内容,从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两篇课文中各选取一个具有写作范例价值的片段作为小练笔训练的重点,列入课时计划,列出具体的训练要求,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专项训练,让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效衔接。我们要求在该课型的课堂教学中凸显“准、小、实、练”四个特点。下面我们结合我校王路老师从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选取素材实施的小作文课教学进行讲解。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作文内化课中,我们学习了侧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人记叙文中的作用。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里,为了突出邱少云的品质,作者主要抓住了邱少云这个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生:心理活动描写。
师:写得怎么样?
生:写得具体、生动。
师:心理活动就是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文章中真实的内心感受不但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还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板书:突出品质 反映性格 展示内心)。这节课我们要运用上节课学到的写人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和方法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请大家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齐读一遍(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生齐读“把心理活动写具体”。
一节课的时间与容量是有限的,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突出主要的训练目标特别重要。只有抓得“准”,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和空间内,做到教学效率最大化。所谓“准”,指的是训练的单项内容精准,能够准确突出文本的特点。比如本节课中,王老师就抓住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中最具示范价值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展开读写结合教学,使课堂环节得以删繁就简,不致出现拖泥带水的现象。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经常用到心理活动描写。但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心理活动描写往往不够具体、生动。下面,同学们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个片段和三个思考题(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在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上课了,老师捧着一叠试卷来到教室门口。这节课将要公布语文段考成绩了,我好紧张。老师挨个儿念分数,98、93、90……念到我的名字了,一听60分,我难过极了。
思考题:1.片段中“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2.作者把内心感受写具体了吗?3.如果是你写,你怎样把这些心理活动写具体?
生边读边想以上三个问题,然后交流、讨论。
师:刚才老师走到同学们中间,发现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现在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片段中的“我”心情很紧张,也很难过。紧张是因为老师要宣布成绩了,“我”担心自己考得很差。难过是因为“我”真的考得很差。我想,片段中的“我”平时成绩应该不错,而这次只考了60分,肯定很难过。
师:对。这位同学从片段中读出了作者紧张和难过的心情。同学们来看一看,作者把“紧张”的心情写具体了吗?
生:没有写具体。比如作者只说了“很紧张”,却没有写出是怎样紧张的。
有关心理活动的描写多种多样,可以表现内心的喜悦、悲哀、激动、愤恨、紧张等。教师在众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内容中,仅仅选择了“紧张”这一个内容,体现了选点的一个“小”字。从“小”处着眼,方能一课一得。选择“小”的训练点十分重要。本课选择内心“紧张”这个内容作为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知道,考试结果的公布是每个学生都十分关注的,成绩再优秀的学生在考试时都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所有的学生都曾有过紧张的心理体验,只是各人的表现不同而已。所以,这个训练点的选择最能引发全体学生的共鸣,并有利于全体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小作文课课堂实施策略例谈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