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教师们充分的认可,教师们在这个方面已经具有理念上的相当丰富的认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如果不建立在一定的指导实践上,就更是盲目和流于形式,“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根本就无从谈起。那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到底应该如何开展?应该如何对小学生实施课外阅读方面的具体指导?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为此,我们在小学中段(3-4年级)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的大量阅读中,我们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大量阅读的全过程中,坚持两个“注重”的指导原则
1.注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
“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因此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冲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书海,使学生对大量的图书感到新奇、兴奋,随之产生阅读的欲望;另一方面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充分强调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地位,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使用工具书、“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旁批阅读、附注阅读等良好阅读习惯。
二、对阅读材料和内容的选择指导上,我们做到两个“保证”
1.保证具有健康丰富的阅读内容。
现在的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个人小书柜等,采用学校购买、个人捐献等形式积累图书。书的种类繁多,文学、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科普等,每一本书都经过精心挑选,不拘样式,不拘内容,同时逐渐淘汰一批内容陈旧、不合时宜的旧书,做到“保证营养”,健康丰富。
2.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
将阅读列入语文计划教学时间,保证每周有两节连堂上的阅读课,同时不局限上课地点,可以是教室、阅览室,也可以是绿荫下、操场上等,另外也不强求独立阅读,可以是两人、三人……甚至是小组阅读。我们改进了作业布置,将阅读带进家庭作业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二十分钟的“家庭阅读”时间。
三、对阅读的方法进行指导,对阅读的效果进行总结,在阅读中引入创新
1.在阅读方法的指导方面,我们做到“跟进读书,逐步指导”。
(1)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读书的进度怎样,教师通过查阅摘抄,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学生实际、阅读实际和语文单元教学实际提出显性或隐性的目标要求,指导怎样选择读物。为此,我们设计了“每日读书”的小卡片,这样的小卡片对于小学中段(3—4年级)学生来说,简单明了,一看就懂,一看就会填。学生利用“家庭阅读”20分钟的时间阅读材料并填写“读书卡片”,看得多了,自然填得多,填得多了,填得久了,学生自自而然就积累了。积累的小卡片每一个月装订成册,一方面是自己看书的脚印,虽然内容有限,也不深;另一方面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同时也成了自己的小小的“读书笔记”。同学们都表示“十分喜爱”、“很愿意做”,“比做课后习题好多了”。
(2)通过对与个别或小群体、班集体的关于阅读的谈话交流,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阅读方法,逐步掌握怎样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培养好的读书习惯、怎样提高读书速度等阅读技能。如要求他们认真看准字词句段,做到边读边想,细心体会字句的意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先通篇粗读,后重点细读,不大理解的要反复读、反复想;辅导他们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后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适时适文采用朗读、默读、速读、略读、浏览、查找搜索等阅读方法;读前的浏览、查找;读书时圈点、勾画,附注,旁批,做摘抄,;读时的欣赏、摘抄,读后的交流、运用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