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走近—走进”:读到“深处种菱浅种稻”
窦桂梅老师的“走近—走进”式阅读,是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深深浅浅”,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应该说,她的“走近—走进”式主题教学,真正把学生引进了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的广阔天地中。
课堂上,窦桂梅老师先让这些小学高年级的同学流利地整体读一遍《圆明园的毁灭》,然后,窦桂梅老师开启对“不可估量”这个词语的理解、点拨。
窦老师对学生们说:“既然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就走进圆明园,走进这片废墟——”于是,她用多媒体投影了圆明园的废墟图片,问孩子们圆明园有多大?学生们回答:“347公顷。”当知道了一公顷相当于10000平方米时,学生们立刻明白了圆明园相当于10000多个教室这么大。而同学们看到的只是几处废墟图片,仅仅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这样,学生们就真正读懂了“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含义。
而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呢?窦桂梅老师让学生细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课文写得相当清楚:“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当学生知道圆明园里收藏着2400年以来的奇珍异宝时,圆明园的珍宝立刻变成“数不胜数”“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奇异图景”。这时,窦桂梅老师相机出示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名人字画等,并告诉学生们:“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那么,这是怎样的“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她让学生们先把这种“最大”体会出来、表达出来。我们看,她的诵读指导——
生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可能我会这样读。“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把我的“哇”去掉就行!不信,你再来试试看。来!
生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
生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
生4: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庭台楼阁。
师:看,多自豪呀!这有底气,对不对呀?所以,这样一介绍一讲,我们就感觉到这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生齐接)博物馆、艺术馆!
语文的感觉是读出来,要“走进”圆明园的情感氛围中还得依靠“读”。有人说,教育的艺术就隐藏在学生的诵读中。这是怎样的“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如果不让学生深入细致地读,他们如何能感受得到呢?就这样,在窦桂梅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由“走近”到“走进”,一直读到“深处种菱浅种稻”,读到文字的情味上了!
三、“走近—走进”:读得“千树万树梨花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创意教学:“走近”到“走进”——读窦桂梅老师《圆明园的毁灭》(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