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相信所有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在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中,作文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写作,可到了初中,教师却发现,学生的文章怎么就看不出什么亮点呢?在给学生的作文打分的时候,教师总会因为文中的这个或那个问题,打不了高分。
如何让初中学生的作文获得理想的高分呢?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积累了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些小方法,在此略谈一二。
一、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从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设好第一次作文题
应该从激趣的角度给学生布设初中阶段的第一个作文题。如“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忘不了那一次经历”等。接着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题目进行口头作文,再引导学生把口头作文整理到作文本中。第一次作文,先不着急给学生规定写作的条条框框,只抓住“写出事”这一点。教师评分的时候,定的标准也只停留在“有事”上,只要能写出具体的事,都给予认可。
(二)做好第一次作文讲评
第一次作文讲评,不须面面俱到,但要尽量把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都展现出来,特别要在他们所写的“事”上下功夫,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与此同时,还要含蓄地点出作文中的不足。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写评语时一定要多用肯定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细化每一次作文要求
每布置一次作文任务之前,教师需要细化写作要求,所定的点要小,如使用外貌描写或动作描写等。每次评改作文,教师应重点关注自己之前提出的要求学生是否做到了,其他的可以先忽略(错别字除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对初中写作有这么一个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最终得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二、不断学习是夯实写作基础的关键
鲁迅曾经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生活对积累写作素材很有帮助。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系统(耳、鼻、口、手、脑等)细心观察、体验、反思生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时一定要做到准确、全面、精细,确保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一)端正学习态度
孔子读书,“韦编三绝”;宋濂拜师,“尝趋百里”;杨时求学,“程门立雪”……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证明了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把这些具有激励性的例子分享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了解,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就无法让自己的学习之舟乘风破浪。学生只有领略到了乘风破浪的快乐,欣赏到了乘风破浪过程中的美丽风景,才会有提笔写作的冲动。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总以某种固定的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写作是一个体验与创新的过程,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做基奠,没有独特的生活感悟做支撑,是写不出有深度的作文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并告诉学生,凡是能增长他们知识阅历的书都可以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他们感兴趣的书,再慢慢拓大涉猎面。读着读着,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就会有种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身边的人探讨的冲动,于是动笔变成了必然,这样他们的写作能力必能得到稳步提升。
(三)掌握恰当的写作方法,形成写作风格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在不断地学习。在写作中,学生要使用恰当的写作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传授写作方法,让学生不仅能正确认识写作方法,还能熟练使用。对于写作风格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按照学段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个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关注写作上有新意的学生,从正面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
(四)学会反思
反思,即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写作是反思的过程,反思是写作的理由。学会反思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法宝。在生活中,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反思,随时可以激发写作的灵感,关键在于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而发现被自己忽略的深情或深意;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那些生活中不合常理的事情,让学生能从中获得启示。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等。
三、积累是作文提分的基石
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积累素材、积累技巧两部分。
(一)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学生仅有兴趣是不够的,他们还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否则等到提笔时,也只能是束手无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一条:“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那么,要如何高效地收集素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心观察,积累素材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协同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的渠道,使信息传达与共享能够更加便捷迅速。教师可以通过QQ、MSN、微信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而实现思政教育的零距离互动。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角色,加强学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及学识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网络与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在网络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QQ等进行情感倾诉、释放心情。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群发实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提醒和告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作文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论文(共2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