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评价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程序及仿真效果,师生评价、组间评价、代表点评贯穿始终。根据小组得分,师生评选出优胜小组;根据个人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发展。
8. 课堂小结
师:循迹技术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让机器自动按照指定路线行走的问题,在生产和运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揭秘了机器人的循迹技术后,大家是不是还有很多想法呢?欢迎大家登录班级微博群、微信群或者QQ群,在网上发布你的观点和想法,和其他同学进一步分享、探讨和交流!
教学反思
机器人程序设计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绝不仅仅是把程序图完成,在仿真界面运行成功就行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特别是教给学生在面对陌生领域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呢?本节课不是由教师讲出编程思路,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或者课本思路将程序补充完整,在仿真环境运行成功即可;而是从任务分析展开,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新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将大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在此基础上剥洋葱式地分解、分析、解决问题,到最后形成编程思路。之后才是具体的编程实施,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目标的达成。
新课标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很好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习策略意识,如在讲解轨迹变量4个返回值与轨迹线位置关系时所探讨的图片策略和顺口溜策略等。
如何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除了提问学生,还可以通过题目设计来厘清易混易错知识点,巩固理解,加深记忆,突破重难点。实践证明:与检测题目通常放在新课结尾相比,本节课新知学习过程中几道题目的设计和运用恰到好处地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起到了警示、强化作用。在本节课中,微课一方面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通过视频动画更生动、形象、立体、逼真地展现了新知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学案、课本这些学习资源相比,学生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其优势明显;另一方面作为分层教学资源,微课可以高效再现知识重难点以及操作细节,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学生个性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一位教师的状况下,教师无暇顾及每位有困难的学生时,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越过障碍,继续前行。当然,关于微课其他方面的运用还是有待进一步实践挖掘的。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外国语学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微课助力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探秘循迹机器人》教学案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